第六十七章 改變就從身邊開始(2 / 2)

因為事情比較急,從年前到現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出了三期,說起來,確實做了不少事。

不過,這裡大部分是蘇軾帶著一些翰林學士、太學學子做的。

這中間,甚至童貫都指揮手下幫了忙。

他可不是幫蘇軾,官家明顯對這事非常上心,做好了官家肯定高興。

童貫這人,說到底私心還是重了,也難怪,一個宦官能怎麼辦。

也確實是個事,報紙還不是一個正式的部門。

“章相,你認為呢?”

“回稟官家,臣認為,這個報紙就放在翰林院中亦可。”

不是沒有考慮過獨立,但是方方麵麵的關係,趙傭也有點沒底氣。

皇城司,肯定是不合適,放在內侍省,婆婆姥姥太多。

最主要的是,沒有權限,到時很多事情做不好。

禮部就更不合適了,口舌,哪裡會有什麼道理講。

再加上目前的體製有點混亂,這也是趙傭想要廢相的一個原因。

所謂三省六部製,其實已經名存實亡,沒有意義了。

趙傭的認知,最好就是六部管政務,樞密院管軍事。

就不要再設一個管六部和樞密院的人了,沒必要。

幾百年來,每個皇上最常乾的一件事,就是削弱相權。

但是每個皇上又都希望身邊有個非常厲害的宰相。

完全是自相矛盾,能乾的宰相一定強權,不然說話誰服。

“要不還是放在皇城司下吧。”

“官員、相關費用還是由宮裡出,各位卿家覺得如何?”

這些大臣還沒有領教報紙的厲害,要是以後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一旦使用什麼見不得人手段,可就不好了。

“至於官員等級、俸祿,就按照皇城司的官員等級下發。”

趙傭最後做了決定,既然皇城司要改,那就完全改。

大部分的大臣不滿意皇城司,正好趁這個機會拿掉。

不過皇城司雖然改了,但是事情還需要有人做。

“啟稟官家,黑汗王、龜茲使者已經到京畿地界,如何應對,請官家示下。”

看到蘇軾歸班,禮部尚書範純禮馬上出班。

時間寶貴,說不準什麼時候,官家又走了。

雖然時間還早,但是先問清楚總沒有錯誤。

範純禮去年剛剛從吏部侍郎的位子上晉為禮部尚書。

範純禮是範仲淹次子,尚書右仆射範純仁的弟弟。

三年前,範純仁在趙煦親政的時候,對當時的朝政很擔心,上書諫言。

結果,當時的趙煦正在氣頭上,哪裡聽得進去,直接打發到隨州去了。

去年年底,趙傭覺得有點對不起老爺子,已經下旨恢複觀文殿大學士身份。

確實年紀太大了,70了,趙傭也沒想著讓他回京,特意下旨讓他回鄉榮養。

範純禮比哥哥小幾歲,65了,還能乾幾年,趙傭就把禮部尚書的位置給了他。

原先蘇軾在禮部尚書位子上的時候,禮部做的還不錯。

趙傭希望用範純禮,多發現、選拔一些人才出來。

今年鄉試,明年會試,沒有一個厲害的禮部尚書,還真玩不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