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農業部(2 / 2)

“說道這個土法化肥,就不得不提徐福這種人了,就是你們時代的方士或者後來的那些煉丹道士。他們這些人天生就適合搞化學的化工人才,不要再去研究什麼重金屬仙丹了,那玩意兒沒用,你們想大富大貴的第一個機會就是搞化肥。”

“等等,那個徐福先留著。”嬴政立刻說道,“把人先給我找來。”

因為化肥和化學都有個化字,一眾古人自然的把化學認定成了做化肥的學問。

斯在心裡苦笑一下。

“而且化肥產業也是一個可以創收,增加財政收入的大型產業。”蕭盼盼話音剛落,就瞬間收到了來自秦始皇,諸葛亮,朱元璋和朱棣的打賞,突出的就是一個急不可耐。

聽著悅耳的到賬提示音,蕭盼盼的嘴角根本壓不下去,但她還是很理智的。

“農業的規劃布局很複雜的,這一點我想你們都清楚,所以我建議你們有條件的時代都成立一個農業部。”蕭盼盼頓了頓,“就目前來說,這個部門對你們時代應有的職能是,以增產為目的的對土地,種子,還有種植方法進行研究和總結,然後寫成理論,推廣到天下。”

嬴政咀嚼著這個名稱的意思,他敏銳的覺得這個部門不止是做這些的,他確定蕭盼盼在隱藏某些信息。

“接著就是以國家意誌推動農學院的建立,詔令天下懂農事的士人,還有經驗豐富的老農來研究怎麼提高農業產量,家禽養殖等。”

蕭盼盼想了想,“這個課題很龐大,一會兒我會播放一些相關的紀錄片,我們先從了解整個中國最基礎的農業條件開始吧,畢竟你們掌握到的信息肯定沒有現在的多,而且這還牽扯到很多新的農業概念,有個基礎的了解對你們後續的工作開展肯定有幫助。”

嬴政讚同這個思路。

“既然農學院搞起來了,醫學院也應該搞起來。”蕭盼盼提議道,“讓醫學形成規模化,係統化的傳承,等那個小型的量子通道開通後,我也會把一些現代的醫學知識發給你們。”

“最後就是要強調一下,不要瞧不起農學和醫學,特彆是宋明這樣崇尚清談的時代。”蕭盼盼指出,“如果要建立這兩個學院,請給予進入這些學院的農家和醫家,不輸於士大夫的地位和待遇。”

這話讓一眾古代的士大夫感到了不滿,什麼檔次跟我一個待遇!

“舉個現實的例子,我們這個時代有一位偉大的農業專家,叫袁隆平,他主導研究的雜交水稻,目前能實現畝產兩千斤左右的成績,大概相當於你們時代的畝產二十石的樣子。”

聽到這個數據,各時空的人們都陷入到了目瞪口呆的境地。

一些善於思考的皇帝和大臣,瞬間就聯想到了蕭盼盼之前所說的生產力三個字。

“袁隆平先生就是我國頂級的農業專家。”蕭盼盼介紹道,“同時和他一樣致力於農業研究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是保證我們國家糧食產量穩定,並不斷增長的重要人才。他們的分量比那些隻會讀書不會做事的酸腐文人強多了。”

嬴政品評著這個關於農業發展的意見,還有那個醫學院,他的第一反應是,這樣可以把更多的士人從關中之外的地方召集而來。

“總之,就當下來說,您能做的其實不多。”蕭盼盼若有所思地說道,“百越地區的開發在曆史上也是經曆過了幾百年才獲得成效的。下印度洋的話,還是需要造船。所以您的賬隻能從關中和中原地區開始算起。”

“印度洋?”嬴政問道。

“印度這片地方,大部分的土地都能實現一年三熟。”小三三配合的調出了相關的地圖。

再次聽見一年三熟的古人們,立刻開始記錄起了地圖的信息。

“但您做不到,您不可能派大軍走陸路過去,因為過去了可能就不回來了,沒有海軍,您就節製不了海外的部隊,更何況您還有現實的國防需要擺在麵前。”

蕭盼盼又想了想,“百越開發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隻有走海路。但這又回到之前的情況了,您現在造船肯定得不償失。”

項梁很確定,嬴政隻要造一艘,他就敢燒一艘。

這一刻,嬴政也確實覺得無語。

“不過這些都可以在您解決了國內的矛盾後,逐步推進起來,不過會放緩一些而已。”

嬴政無奈地點頭,他覺得目前好像就隻能這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