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造的人(2 / 2)

“牧民?不給部落首領?”李世民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蕭盼盼堅決地搖頭,“他們這些人都是在野蠻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大概率接受不了社會變革帶來的衝擊,隻會成為穩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將他們和自己的部落分割開來,讓他們迎接自己的宿命,把他們送上戰場,成為驕傲的填線寶寶吧。”

戰場和填線兩個詞語的並排使用,讓無數的古人輕鬆的理解了蕭盼盼想表達的意思。但為什麼會有寶寶兩個字呢?另外你一個姑娘家家的,心怎麼有點黑啊。

“圈地運動完成後,就是產業鏈的布局。”蕭盼盼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剛剛說出了多麼恐怖的話,依舊一臉淡然地直播著,“整個羊毛產業鏈的上遊產業和中遊產業,都可以直接布置在塞外,即養殖,飼料,獸醫,然後是羊毛線的製作等。

“下遊的精細紡織和成衣製作自然就放到長城內。”蕭盼盼頓了頓,“羊毛產業能帶來的塞外就業是有限的,但洗羊毛是需要白土的。這種土具有特殊的吸附性,可以將羊毛上的油脂,汗液,腥味吸走。

“常年以來,羊毛製品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沒有經過這道工序的清洗,使得羊毛成品膻味很重。所以它雖然能保暖,但也很難成為中原王朝的消費品。另外,白土還可以用在製藥,造紙,土地改良這些事當中,生活中所需的香皂,食用油也離不開它。”

聽到這,李世民和一眾聰慧的古人自然明白了,產白土的地方必須握在朝廷的手裡。

而光幕裡,蕭盼盼又開始了惡魔低語,“挖這些白土的人應該是誰呢?”

“把那些草原上青壯拉去當奴隸挖礦,他們會造反的。”李世民提醒道。

“他們怎麼能是奴隸呢?”蕭盼盼不解地說,“他們是大秦,大漢,大唐,還有大明的百姓啊。”

趙匡胤覺得自己的胸口遭到了一記重拳。在這一瞬間,他體會到了大魏吳老二的快樂。

“羊毛產業是抓手,抓的點就在這。所有進入羊毛產業鏈的牧民們,給於他們國民的身份,讓他們的生活優越於沒有進入該產業的人,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樣板和楷模,對其他牧民起到一個示範作用。在這一點上我給始皇帝說過,叫民族認同。”

蕭盼盼頓了頓,認真的分析道,“我們可以把遊牧部族分成三類人,第一類出門搶劫的青壯,第二類等待長大後出門搶劫的青壯,第三類在食物鏈最底下,隨時都活不下去的人。”

“具體的操作如下,首先將那些被征服了的悍勇青壯從自己的草原裡分割出來,其次把他們的妻子兒女納入到了羊毛產業鏈中,成為產業工人,讓這些人沒有後顧之憂。注意是工人,是要給工資,給飯吃的,不是奴隸!要讓他們獨立起來,擺脫掉以前部族首領的控製。”

“接著,對這些青壯進行進一步的精簡,比如超過二十五歲的普通士兵進入礦廠工作,注意依舊是工人,不是奴隸。剩下的可以繼續編成軍隊使用,然後讓他們去當填線寶寶。戰場我都幫您選好了,就是吐蕃和遼東。”

李世民的眼皮忍不住直跳,這丫頭的心比自己都黑。

“用對外戰爭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消耗掉這些在野蠻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用工廠製度,家屬安置,還有工廠內的移風易俗,讓他們的妻子和後代成為工廠秩序下成長起來的,新造的人。”

“最後,不出五十年,所有新造的人都會成為新秩序下的漢家子民,那種靠搶掠過活的日子將不複存在。當羊毛產業蓬勃發展,當煤鋼聯合體成為一個國家的支柱後,他們便不可能再回到曾經那種風雨飄搖,刀口舔血的日子去了,遊牧和農耕的區彆帶來的矛盾也將成為曆史。”

蕭盼盼攤手,“這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