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盼盼思考了一下後,先公布了朱元璋的問題,然後回答道,“周王朝出現的政治危機並不是周期律造成的,是其自身的政策的先天缺陷和管理失能帶來的,和周期律爆發的原因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周期律和商鞅變法有關係嗎?”孔子繼續追問。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我們先從比較傳統的觀點說起。”
無數的古人開始洗耳恭聽。
“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人口增長的速度是幾何級的,就是翻番式的增長。而生存資源的增長是算數級的,就是累加形式的。”光幕裡出現了兩者的增長對比圖,看著那快速增長的人口數量和平緩的糧食產量,無數人的心裡本能的感到了發慌。
“在這樣的增長對比麵前,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比如戰爭,瘟疫,饑荒。人口的數量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社會總是要讓人口數量和農業生產率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況。”
冷血到極致的說明,但又是如此直接明晰,這樣的理論闡述著實驚到了無數的古人,特彆是平民老百姓。
“為什麼一個王朝的初期發展大部分時候都很平穩,這是因為在客觀上,上一次的亂世讓新王朝的人地矛盾並不尖銳,甚至沒有。”
“到了王朝中期,這些問題開始凸顯,而且是雙向的。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的腐化,執政能力的衰減導致其無法應對人地矛盾,最後整個王朝一起爆炸。”
“所謂的中興改革隻有三種,第一是通過開疆拓土一邊給失業人口找生存空間,一邊消耗失業人口,即漢武帝的做法。”
劉徹有些無語,有必要說的這麼明白嗎?
“第二是實現了土地的再分配,讓失業人口變成有產小地主,即秦國的做法。當然,它還將此跟軍功綁定了,所以秦國迸發出了巨大的戰鬥力。”
蕭盼盼思考了一會兒補充道,“但秦國能成功變法是有時代原因加成的,這個國家本質上並不是在應對人地矛盾和周期律。這也是後世想效仿她的改革者無疑都會暴斃的根源。”
蕭盼盼完全沒意識到,自己這一句話擊碎了多少政治家的心。
“第三種,通過改革財稅繳納方式,增加皇權的稅收能力和行政能力,從而起到加強國家統治能力,壓製社會矛盾的效果,這種做法的典型代表就是張居正和雍正。”
萬曆朝的張居正聽到這,心裡不免有些失落,他原本以為自己的改革應該會更宏大一些。
孔子思考著蕭盼盼的話,總覺得哪裡不對,於是他提問道,“難道周朝後續爆發的混亂之中,就沒有人地矛盾的影子嗎?”
蕭盼盼由衷讚歎的鼓掌,“不愧是一代大師,這麼快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我剛剛說過了,秦國重新分配土地的原因並不是在應對人地矛盾,並不是在應對周期律。因為把周期律帶到華夏文明中的,正是商鞅變法本身。”
蕭盼盼沒有等孔子追問,直接公布了答案,“周期律能發生的必要條件是土地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