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蘭一聲令,新換的掌勺也趕緊往已經燒熱的鍋裡倒油,待油溫合適後,又趕緊倒菜、調味等,動作顯然比先前一個要嫻熟麻利得多。
炒至一半的時候,掌勺說了句“火小點”,火夫連忙往灶孔裡夾了些灶灰,將火蓋掉一部分,火勢漸漸也就小了下來。
一些圍觀的人不由得點頭:“這火候控製得好。”
而另外兩口鍋,也換了掌勺,前一人將自己做好的菜端去桌上擺著,後一人則麻利洗鍋,接著火夫也換了。
至於其他等待的,則拿著筷子去試菜。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品了幾口,開始點評起來。
“不錯,不鹹不淡,很適口。”
“這肉腥味兒沒蓋住,不行。”
“你那什麼嘴巴這麼刁,我咋沒嘗到肉腥味兒。”
“聞著香味是夠了,但炒過了,菜綠已經暗了,我也覺得不好。”
一群人做過點評後,開始表態,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但終究是覺得不好的人居多,於是那菜就被撤了下去。
案板四周,是六個應招墩子的,手下正在飛速地切著各種需要的菜。
墩子儼然也是個技術活,菜要切得大小厚薄均勻,而且還得速度快,來應招的,都是有手藝的人,隨手的動作,切出來的菜卻像是精挑細選似的。
清雨繞過他們,來到徐蘭跟前,問道:“怎麼樣?順利嗎?”
徐蘭笑著點頭:“挺順利的,各位師傅的品論都很中肯,稍微一點問題,都逃不出他們的嘴巴和眼睛。”
她是真的很佩服這些人。是真的有手藝。
清雨看了看周圍,又問道:“現在各選了幾人?”
“膳夫應招的最多,也最難選,都很挑剔,目前得到一致認可的,也隻有兩位老師傅,此外還有三位也較為服眾。
火夫有五個已經確定,都得到其他人的一致認可。另外墩子就是那六位,六位師傅刀工都很了得。”
清雨微微頷首,隻是半天時間就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好了,這樣後麵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讓這些老師傅熟悉聚仙齋的食單。
她又看了一會兒,然後離開,卻是來到大院的另一側,葉丘所在的位置。
相比起徐蘭那邊的熱鬨勁兒來,葉丘這邊就要安靜多了。他主要是麵招跑堂。
因為跑堂招四十人,而且工錢豐厚,所以來應招的人也不少,清雨粗略看了看,約莫三十來人,彼時正零散坐於院內的七張桌椅上。
而在這些桌椅板凳之間,四個應招跑堂的正在“走圓場”,他們頭頂一隻飯碗,左右手則各端兩碗熱湯,在桌椅間快速穿梭“上菜”。
他們中間,有人健步如飛,卻不是灑了熱湯就是掉了頭頂的飯碗;也有人雖然湯沒灑碗沒掉,但步子卻過於小心翼翼。
須知,跑堂身懷的絕技之一便是跑。
真正有功力的跑堂,走步與眾不同,人略蹲矮些,腳動而上身不動,此謂之“走圓場”,也是跑堂必練的絕技,其要訣就在於:小步急行、上身紋絲不動。
葉丘對跑堂那一套是最清楚不過,誰真正有功底他一眼就能看出來,遂四人的“菜”還未上桌,他就喊了停。
又四人接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