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1 / 2)

第七章 路途

北上京城的路,在林如海與賈敏看來卻是如此的陌生。

雖說明麵上賈敏方才加進林家不久,這本是她前幾個月才走過的路。然而,實際上他們的魂魄雖黛玉一路飄蕩至榮國府卻也是經年之事了,況且那個時候,他們夫妻二人不過幽魂,憂慮著女兒的未來,哪裡有心思看風景。

林家最不缺的就是錢,是以此番林如海進京,並沒有想著要輕車簡從,先前賈敏陪嫁的四個丫鬟都帶上了,卻依著賈敏的主意,並沒有把加賈敏的乳母一家帶上。倒是林家的管家媳婦和在外行走可靠的小管家帶了好幾個,至於一應用具和書籍,自然是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林如海如今可不想委屈著自己。

林家這次載的東西多,船也大,後麵還隨了兩艘略小的船隻,便是那些與林如海一道進京的學子所乘。

“我如今才曉得當初自己錯了……”船已經出了姑蘇,一路順風順水,行出了百十裡地。林如海與妻子賈敏開了窗,看著兩岸青山相對而出,想來那年黛玉進京時,也看過這樣的風景。

隻是當年林如海隻給女兒安排了一個老嬤嬤和一個丫鬟,由賈雨村領著便北上那麼遠的路。

“你以為女兒家出門……能同男子一樣嗎?當年老爺北上進京趕考,可也是帶了一船的人,早知會有這麼一遭,我當年也該讓老爺管一管家才是。”

見丈夫如此愧疚,賈敏卻是沒多少責備之意,終歸是她將諸事打點的太好,倒是最後讓林如海不知庶務了。

“是啊,想來我也是個富貴閒人,百無一用是書生。”林如海看著遠方攜墜的殘陽,深深歎了一口氣。

“老爺莫要氣餒,這麼一段時日來,也是有長進,將來必定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賈敏打趣林如海,畢竟前些日子,若不是林如海警覺,時刻注意著書香的動向,指不定她就會摔上一跤,若是真傷得重了,必然是不能一道往京中來了。

而跟在林家大船之後的兩艘略小的船上,統共栽了十二名自姑蘇一帶上京趕考的學子,其中大半是山林書院的人。

一學子賞著傍晚的江景,忍不住與同窗磨牙道:“還以為跟了這林家的大爺,可以有地方賞玩,有酒席可吃。不想人家卻帶了妻子和那麼多丫鬟,倒是看不上咱們這些窮酸樣。”

隻聽另一個衣著更為簡樸的學子卻連忙勸到。

“先生不可如此說,我們本就是進京趕考,林家仁義能載不才一程,又提供飯食,已是感激不儘。況且林家大爺新婚,帶上妻子出行,亦是無可厚非,若說略有憾事,便是不能與他討教文章……”

不料原先倚著窗發牢騷的學子並不聽勸,看著這人輕蔑的笑了一聲便不在此處賞景了。

這一切卻都落到了林如海原先的貼身小廝半夏的眼中,他起先為了附和書香,說過新奶奶的不是,好在也算將功折罪,依著林如海的要求盯了書香好一段時間,在她犯事的時候將她抓了。這次北上,林如海讓他招呼這些搭船的學子,半夏心下便涼了半截,覺著自己是當真失了主子的倚重。

如今才不過幾日,卻是看了好幾出戲,這讀書人果然是形形色色。在半夏眼中,大爺雖然和新奶奶一道乘的大船,但是每到渡口能紮營之時,總也會客客氣氣與他們寒暄幾句,這些人本就是借了林家的光,卻是有那麼幾個自視甚高,覺著林家不將他們奉若上賓,便是屈才了,也不看看自己什麼斤兩!

他也漸漸明白了,原來大爺讓他來這邊卻是為了觀察這些人的品性,於是半夏恨不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兩艘客船都走動得很勤,也漸漸摸清了這些人的秉性。

路程過了大半,在一處鎮子的渡頭紮營的時候,林如海便把半夏傳了過去,拷問他這幾日所得。

半夏也沒浪費這麼些時日,自己兢兢業業的觀察,便將各人的言行秉性都學了一遍,林如海聽了頗為滿意,隨手賞了他一個銀裸子,讓他繼續招呼著那一群學子。

送走了半夏,賈敏自然是要恭維丈夫幾句,自屏風後麵走了出來,看著他笑道。

“老爺如今卻是……越發慧眼識人了。”

林如海將荷包收了起來,因船有些搖晃,連忙扶了賈敏坐下說話。

“他如今年歲小,尚可以教一教,他前世跟著我……也算儘心,隻是不知我走後,他那一家子如何了。”林如海想到自己前世病重之時,半夏卻是比身邊服侍的姨娘還儘心,他撒手人寰以後,幾乎都哭出血淚來。

“是個機靈的小子。”賈敏也點頭讚同,她也知道半夏在林如海跟前服侍了很久,對林如海的忠心做不得假,前世林如海上京趕考,諸事也是半夏打點的。

“若是當年我讓半夏隨著玉兒進京照料……”林如海又想到了女兒,睹物思人,他這做父親的,如今卻是時時睹物,時時思女。

“老爺……玉兒出生還早呢!咱們這次仔細挑人就是了,莫要自責了。”

賈敏見林如海又開始傷懷,趕緊勸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