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見 禮
王大人家的芸娘站著兒子那邊, 早前有多喜歡黛玉,多盼著黛玉給自己家兒子做媳婦,如今便又有多厭惡林家。
偏生黛玉當下在京中女眷中聲望極高, 畢竟無論男女, 但凡讀書識字的皆愛才,況且黛玉的才情可不僅是做些詩詞附庸風雅,卻也是能寫出經世致用的文章的才情。
因為黛玉起了頭, 當下不單是京中,就連江南一代,都興起作文之風來。
賈敏才領著女兒進了花廳, 就見裡麵的命婦們皆齊刷刷轉過頭來, 看向她們這個方向。
“可算是來了, 方才我還念著呢!”
安寧太妃見了賈敏,想到早年自己遲遲無子的時候,常叫了賈敏帶著林小探花來玩,那一段日子, 怪叫人懷念的。
況且這林家, 瑞安府得勢之時不見多親密, 待他們情勢艱難時,也沒有刻意疏遠著,安寧太妃承這份情義。她今年也不過五十多歲, 身子靈便, 見了賈敏母女進來,當下就站起來, 往前幾步拉了賈敏的手。
女眷們再一看黛玉母女,打扮得中規中矩,畢竟當下還在國孝之中, 雖不是打頭那幾日講究的重孝了,各人打扮也不能太過招搖,今日安寧太妃就算過壽辰,也隻是請了女眷們來說說話,連戲班子也沒有置上一個。
但是隻要這人顏色好,便是天然去雕飾最為佳,頭上戴什麼簪子,衣服上又繡什麼花樣,又有什麼相乾。
這些女眷們多半也見過黛玉一兩麵,也有未曾見過黛玉模樣的,但是都讀過黛玉的文章詩詞,今日一見黛玉,便越發覺著這等容貌,就該有那等才情來配。
“早前遠遠見過一麵,可惜沒說上話。今日這話我便放在此處了,見了你家這姑娘,方知才貌雙全是如何寫的!”下首第一位坐的事廣安侯夫人,當下除了安寧太妃,便是她的品階最高,可也是個坐不住的,也湊道黛玉跟前,笑道。
“夫人謬讚了,還要多謝夫人的好文章。”黛玉連忙挨個給這些夫人們見禮,對這等誇讚,倒是受得坦坦蕩蕩。
廣安侯夫人年輕時候也是能書善畫的人,她不愛做詩詞,就喜歡些文章。
可惜平日裡也隻能自己在家中隨手抹幾筆解悶,故而見黛玉出的文集征稿,當下就翻出自己早年的文作來送了林府去。
“那是自然,可惜我當年沒有這樣的心思,若不然也該早早出了個集子才是。”廣安侯夫人性子爽朗,當下侯爺在聖上跟前又得勢,自然又多了幾分底氣,整個人容光煥發,神采飛揚。
“你可多謝謝她,一會兒你媳婦來了,也好叫她們兩人認識一二,彆隻是筆墨神交了。”安寧太妃直接將黛玉拉了到了身畔坐下,侯夫人和賈敏也依次落座。
芸娘雖然識字,才情卻是沒有的,見眾人如此推崇才學,卻也插不上嘴,隻能和往日裡一樣,安靜坐在一旁,擺出一副賢良淑德的模樣來。
“一會兒還有幾個姑娘要來,皆是在你文集上投過稿子的,可惜日子不巧,你及笄之時,本也該去湊湊熱鬨的。”
安寧太妃見了黛玉,卻是越看越喜歡,隻可惜自己沒個年齡合適的兒子,不然肯定也要想法子要黛玉當自己的兒媳。
她的女兒早已嫁做了人婦,原本也可以留在京中,卻也因為早年受到母親的影響,執意要跟著丈夫外任,如今跟在丈夫在徽州,母女二人已是兩年未見了。
“非是我要謝她,咱們京中好些人家恐怕都得備上一份媒人禮才是!”廣安侯夫人又笑著打趣道。
“我們可是聽見了,都做個見證,免得將來有人賴了去!”又有個圓臉夫人說到,將眾人都逗樂了。
廣安侯夫人雖是喜歡黛玉,但是卻對自己挑來的兒媳甚是滿意,單看那詩詞便知是個心胸豁達的,再見了人,侯夫人更是滿意。
她曆來不喜太過嬌柔的女子,見自己看中的兒媳婦坐臥自有一番風度,還能騎馬射箭,不曾辱沒將門遺風,就知自己那兒子會喜歡。可不是叫她算著了!她們母子倒是同心,對這門親事再滿意不過了。
京中之人多說兩家門第不相配,廣安侯隻覺著這些人淺薄,她們家要的是媳婦,可不是媳婦家的門第,就論門第,也該自己家爺們去掙才是,指著女兒家光耀門楣,真是叫人消掉了牙!
夫人們正玩笑著要預備什麼媒人禮,陸陸續續又有人來,而後便是安寧王妃說的那幾家姑娘。
黛玉挨個給她們見了禮,這才發現,今日來的這幾個姑娘皆是定了親的。
“要我說有些規矩就是煩人,這麼漂亮的姑娘家,也該多帶出來走動,要不是可以瞧瞧筆墨,我們去哪兒找媳婦?”
廣安侯妃倒是很顧著自家媳婦,當下就把人拉到了自己身邊坐著。
廣安侯家定的這一位,父親是四品驃騎將軍張江,姓張,名漱玉,也帶了一個玉字。表字雖是取了,如今卻還沒叫出來。
今日張漱玉卻是跟著嫂嫂一塊來的,若不是安寧王府相邀,她嫂嫂平日也到不得這等場合來。
張家人都知道,這瞧著是請張家人,不過是侯夫人要見兒媳罷了。好在這嫂嫂也不是頭一遭做這種事,便也找了個地方安靜坐著和芸娘剛好在一處。
“可不是,你瞧瞧滿屋子的嬌花,卻是我們有眼福。”安寧太妃也笑道,又看了看賈敏,“你也真是藏得好,可是天天在家看花,正竊喜著。”
賈敏見女兒找了幾個玩伴,也笑道,“她也想出來玩,若不然早前也不會跟了她哥哥往北陽縣去,隻是在京中多有不便。”
一眾夫人也深以為然,她們要是能見到旁人家的姑娘,多半也是因為到了這家人中做客,若是主人願意,便叫出來看看。
家中的女兒家要是想出門,多半要有長輩或是兄長跟隨,尤其是在孫尚書家出事以後,夫人們就更不願帶著女兒家出門了。
“這些年也不知怎麼了,若是去遠處也就罷了,倒是在京城之中也講究,我們年輕時候,哪裡用這般?”又有一夫人道。
“倒是北邊還好些,女子還能騎馬,能跑的地方也多,我瞧著也自在。”安寧太妃在北地呆過,也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