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閨語
張漱玉不過四品武將家中的姑娘, 家境在遍地是公侯的京城根本拿不上台麵,縱使她父親將來有能耐可以同蘇峰那般做個封疆大吏。
可惜至多也就做到一等將軍,子義忠親王一事之後, 皇家就連皇室冊封都要斟幾分,更不用說冊封異性公侯了。
連蘇妙伊的父親在北邊立下戰功喝喝, 錢財未曾少了, 但是品階卻是不能往上了。
況且張家也未必能往上再爬多少去。
故而張漱玉這門親,卻是叫不知多少京中人家眼紅,若不是那時黛玉出了文集, 廣安侯府上也不會挑上這個媳婦。
旁人說寧願舍了候府這高門大戶去打仗,黛玉恐怕不信,但是換到張漱玉身上,黛玉卻也是深信不疑的。
黛玉撫著她的肩膀, 笑道。
“姐姐若是能去, 記得叫我一聲,先前咱們可是說好了,今後若你當了將軍,我可是要去做軍師的。”
張漱玉見黛玉果然與旁人不同,若是她家中這些嬤嬤, 必定要勸她候府親事如何好,段然不能說這種傻話,隻有黛玉真真要跟她一道去似的。
張漱玉上下打量了一下黛玉,又對她說到。
“你這小胳膊小腿, 又如此瘦弱,怎麼能去那樣的地方,隻是好端端的,卻是為何來了?”
黛玉一聽便知, 張漱玉對家中人去請了自己一事並不知情,“你家的媽媽去報的信,我還以為你怎麼了,不過是砸了幾樣東西而已。”
張漱玉如今倒也沒早前那麼火爆了,想到自己砸了東西,也於是無不,歎了一口氣。“我也隻能在家中砸幾樣東西罷了。”
做主去林家請人的嬤嬤見她消氣,又好生勸勉道。
“姑娘,你十月裡就要成婚了,將來是要去侯府裡當夫人的,總也不該如此恣肆妄為,叫旁人聽了,卻又該如何是好。”
這嬤嬤本來就是候府裡專門派了來教導張漱玉規矩的,目的便是將她培養成合格的候府媳婦。
廣安侯夫人倒是比彆家想得周到,與其等著這丫頭進了候府要重新學著規矩,倒是不如早早教好了,也免得將來進了候府,還要多一層麻煩。
張漱玉本就是高嫁,況且張家一直在北邊,卻耶缺這等教姑娘規矩的人,候府送了人來,張家也沒說什麼。
這嬤嬤倒也一直儘心教導著張漱玉,見她太過率性唯恐她將來吃虧。
張漱玉知曉嬤嬤的考量,但是卻也不想違背本心,擦了擦眼淚道。
“可惜我便就是這個性子,就算到了候府,也改不得了。媽媽這些天辛苦,隻是我本就是長在北邊的野姑娘,比不得京中閨秀。”
“哪裡是什麼野姑娘,分明是個花木蘭。”黛玉見張漱玉入席妄自菲薄,連忙勸道,複又轉過頭,對那嬤嬤道。
“媽媽,你們姑娘既然已經好了,便少說兩句,誰人都有個氣性,況且她又不是使什麼小性子,也是為著家國大義罷了。”
那媽媽卻還想說些什麼,見黛玉使了個眼色,最後還是退下了,隻留二人在屋子中說話。
張漱玉已是不再流淚了,見這媽媽出去了,便又對黛玉說到。
“候府裡這位媽媽,倒是儘心,隻是這候府裡底的規矩,卻也忒多了些,那些個兄弟姊妹和妯娌,隻是聽了次序,便叫人頭疼,玉兒,你家可也有那麼些規矩?”
廣安侯府黛玉也就隻去過一次,但是這府上有哪些人,黛玉還是心中有數的,見張家姐姐這麼說,便也暗暗在心裡點了點廣安侯府上的有哪些人。
發現其實也算不得多,不過兩房而已,黛玉又安慰她。
“這廣安侯府也不過兩房人,在京中算不得人多的,隻是老太爺和老太太都在,恐怕小輩的禮節會多,姐姐嫁的是兒爺,家中中饋自有大房主持,會少操點心。”
隻是這樣的兩房人口,算不得多,比之自家卻也是人丁興旺了,黛玉又道。“若說我家中,人口簡單,倒也沒那麼多禮節,早前我在江南的時候,還能跟著嫂嫂出門踏春遊玩,到了京中規矩確實多得很,也是不習慣。”
江南之地的民風遠不及北地開放,黛玉也不似張漱玉這般自小就愛舞刀弄棒,出去跑馬,來了京中都覺不適,更何況北邊來的她?
“要是我嫁的那一個也能往北邊去就好了,那時我就有個由頭跟著他一起去了。”
張漱玉想到自己十月裡就要嫁進候府立規矩,又開始歎氣了。
“你說說我們女子算個什麼?婚事自己做不得主,就連出個門也不能,我在那北地的時候,有的女子照樣能騎馬打獵,也不比男兒差多少。花木蘭還能上戰場,秦良玉也能領軍,怎麼到了如今,卻是隻能嫁了人,出個門也還要人準予。”
這話實在是合了黛玉的心意,她讀了許多書,卻也沒有找到這個道理,也點頭。“是啊,都說女子不能如何如何,問什麼原由,隻是說聖人言,聖人當真是個好用的牌坊,若我不是定了親,也是不能輕易獨自一人出門的。”
聖人言,可當真是個好東西。
張漱玉見黛玉也開始傷懷,便也不再說這話題,將帕子一扔,再把自己的馬鞭子撿起來,掛回原先那架子上。
“罷了,倒是也惹得你傷心可,我今日鬨了這麼一場,必定過不了多時就傳到了廣安侯府上去,我便是這個氣性模樣,若實在不喜,當下退親還來得及。”
黛玉無奈的笑笑,這張家姐姐慣是愛說瘋話,什麼禮節都走了,兩邊都沒有什麼大過錯,卻又從何處有退婚之說。
“我瞧著那邊挺喜歡你這性子的,怕也是舍不得退的。”黛玉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