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莊子離著十來裡就有個集鎮,是個大善人建了,專門收留無家可歸女子的去處,她們做活、織布、種地每月還可得銀子,種出來的東西會有人來收了去,針線也是一樣。
紫鵑住了幾日,才漸漸熟悉了,都是遭過難的人,大家都很好相處。這些人中,多是被丈夫打的瘸了或者殘了,叫夫家趕出來的,要麼是病了被家裡扔出來等死,還有幾個小的女娃,是被撿回來的棄嬰。
“這孩子命大,在她前麵撿的那個,天太冷了,被凍壞了,沒救過來。”淑娘抱著孩子在院子裡曬了曬難得一見的太陽,又回過頭來對紫鵑道,“你必定是大戶人家的丫頭,這幾日都在貓著,今後就教教她們如何做針線吧!”
紫鵑點點頭,也走到淑娘身邊,與她一道烤日頭。
“也不知是什麼樣的大善人,我必定天天念了佛,隻求這善人一生順遂,長命百歲。”
紫鵑說到。
淑娘聽了紫鵑的話,反是笑了,“你若想念,倒是可以與我們一道,咱們莊子裡的人,天天都念著。”
紫鵑來這莊子裡住了不過十來日,因手腳勤快又性子溫和,做事又有章法,倒是很快就與眾人打成一片。雖說吃的不如在賈府,但麵色卻也紅潤了起來。
就在大家忙著做新衣裳預備過年之時,莊子裡一個叫二丫的姑娘卻是不成了。
“我本想著要念一百日的佛,可惜隻念了得九十來日,萬望、菩薩、菩薩不要嫌棄我心不誠。”二丫氣若遊絲,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將一句話完整說完。
“你隻管安心去了就是,剩下沒念的,我們會幫了你念。”帶紫鵑來的媽媽安慰二丫。
她這些年已是送走好幾個姑娘了,二丫病重,雖是找了藥吃,但是命數在此,若不是被救了,早幾個月就歸西了。
二丫聽了這話,安心的微微點頭,一合眼,就沒了氣息。
送了二丫,紫鵑實在傷心,就隻能偷偷躲在牆角抹淚,叫淑娘見了,安慰她道。
“你總也要寬心,今後這樣的事還多著,並不是誰都同我們一樣,能好手好腳的來了此處。”
紫鵑想到那幾個麵黃肌瘦怎麼也養不好的,指不定也是熬日子,抹了眼淚,又對淑娘說到。
“今日的藥可是沒熬好,我這就去了。”
淑娘點點頭,也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臘月二十六的時候,莊子裡收到了外麵的年禮,還有幾個正月十五點著湊趣的花燈,還有給小孩兒用的玩意兒。
紫鵑想著這戶善人家必定有個嬌養的女兒,故而才會考量得如此周到,都是些女兒家解悶的玩意。
“主子還送了書,可見是要我們識字的。”那媽媽雖不識幾個字,但是見了書本,卻神態虔誠,小心翼翼的拿了出來,規規整整的放著。
又對中間唯一識字的淑娘道,“上次傳話的人就說了,咱們這地兒也該多有幾個識字的人,隻叫你一人記賬,也怪累的。等開了春,就弄個學堂。”
淑娘謙虛道,“我也隻是認得幾個字,勉強教一教罷了。”
莊子裡忙得熱火朝天,二丫病故的悲傷被衝淡了許多,人總是要活著,向前看。
林家送到各個莊子上的節禮不少,收到的節禮更多。
就光從蘇州就來了四艘船,林瑾和蘇妙伊,恨不得把整個江南都裝了來。
因得東西太多,林家的宅子根本裝不下,倉庫也裝得滿滿當當,都近年關了,何處再去找地方。
就算還有個庫房,這些年京中蓋了屋子,隻能走小巷子進去,這麼些東西,一點點靠人搬進去,怕是要搬動到明年。
那些個大件的,還搬不過去!
“管家莫要愁了,拿了我這帖子,去敬王府上問問。”
黛玉見半夏這幾日光是忙著歸置東西就腳不沾地,自然要為老仆排憂解難,於是寫了個帖子,笑眯眯交給了他。
作者有話要說: 善人是誰
當然是我們人美心善的玉玉和林媽了!
邢夫人不積德,就沒有這麼好命
……
最後淒涼感歎女子無家,被活生生凍死。
……
等到賈府被流放
我們玉玉也要好事將近了
……
玉玉:殿下!我的東西放不下了!借你屋子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