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潰(2 / 2)

這幾天李秦武較為低調,沒主動找小鬼子的晦氣,因為他的胸甲損毀嚴重,這導致他在獲得新的護甲前不太想繼續作妖,他現在一心想搞到新的鋼材,讓零號幫他弄一套裝甲,同時也想搞一些高性能鋼材,例如炮鋼一類的,讓零號從鋼材中切削出一款更適合他的新武器。

所以在零號破壞鐵路時他一直尋思到哪裡去整這些鋼材,鐵匠鋪一類的地方肯定不行,他們沒有性能這麼好的鋼材,也沒有這麼大快。

之前在上津城找的那個打鐵師傅也說了,他給李秦武打了這套甲是從工廠裡麵偷出來的材料,因此想要找到性能好且超大塊的鋼材必須要去工廠。

那目標隻有一個了,沈洋兵工廠。

沈洋兵工廠可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兵工廠,建設起始資金就有2億多大洋!各類器械八千多台,工人2萬餘3萬不到,擁有自行製造鋼材火藥機槍火炮的能力。

具體產量為每月生產各式火藥炸藥300多噸,步槍月產量5000多條,機槍年產量上千挺,中小型火炮數千具,大口徑火炮如150毫米迫擊炮240毫米重炮幾十門。

旭日軍侵占東北後,在兵工廠內繳獲了大量武器成品,共計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輕重機槍2500挺、迫擊炮2300門、大炮250門、子彈300萬發、炮彈10萬發,光是這些武器就能滿足20個滿編師的軍火需求。

而且李秦武後世看紀錄片時發現,張作林時代沈洋兵工廠就很重視坦克的發展,從國外買了一批坦克後拆了幾輛當做素材進行仿製,最開始做出的產品十分簡陋,就是軍用卡車外焊上些鐵皮,然後弄個簡陋的炮塔,炮塔裡裝把機槍。

到後來技術越來越成熟,李秦武曾經找到過一張包漿的照片,張作林張學涼和幾個武器設計師站在一輛坦克麵前,他們身後那輛坦克看起來已經很成熟了,至少有陰國馬克1坦克的雛形了。

李秦武覺得如果再給他們5~10年時間發展,他們應該能弄出雷諾FT坦克這樣的成熟產品,唉,真是可惜呀,全成鬼子的了。

鬼子後續還從國內運了一批更先進的機械升級沈洋兵工廠,使其能製造日式軍械,後麵不知道為鬼子生產了多少槍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