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護民軍新的訓練項目(2 / 2)

當然,口徑要比魯密銃大些,鐵料也是經過衝壓機鍛造的鋼鐵,然後整根鑽成銃管,能裝更多的火藥而不炸膛,從而保證射出的彈丸有足夠的動能。

尋常的魯密銃,有效射程在百步左右,但要打穿魚鱗甲,需要在五十步以內的距離。

而軍工作坊生產的燧發槍,最大射程可達兩百步,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步,要打穿魚鱗甲則需在八十步以內。

這還需要彈丸射擊的角度合適,不然就會被彈開,達不到破甲的效果。

當然了,在高速彈丸撞擊下,即使不能破甲,那也有可能骨斷筋折,畢竟動能擺在那裡。

而六十步內,這種燧發槍可以做到百分百皮甲。

“是!”楊誌遠和沈明浩同時拱手回應。

會議繼續進行了一會後,王毅宣布散會。

楊誌遠和沈明浩立即回到軍營叫上士兵,去將軍工作坊中的火器給搬到軍營中。

所有士兵都是好奇的看著火銃,火炮他們已經見過了,火銃卻是見得不多,燧發槍更是從未見過。

王毅選定了一個靶場,作為護民軍訓練火器的地方,又製定了訓練項目和訓練守則。

護民軍的火器訓練正式開始,由王毅親自帶領。

“聽清楚,第一條,槍口是對準敵人的,不能對著自己人,包括自己;第二條……”

槍械使用守則,那自然王毅是照搬後世人民軍隊所使用的。

“要用好火器,就必須對火器了如指掌!”王毅拿起一支燧發槍,指著一頭一尾上的突起,道“這照門,這是準心,與秦朝弩箭上的“望山”作用類似,瞄準所用,通過照門,看到準心,瞄準敵人,此為三點一線!”

王毅為了讓士兵更好的理解,在黑板上畫出了三個點,道“比如,第一個點是照門,第二個點準心,那這第三個點,就是敵人,敵人會跑動,我們端著槍可以移動……”

經過王毅的講解,士兵們知道了燧發槍的結構,對於如何使用,也大致明白了。

接下來就是實操環節了。

王毅也知道,要想讓這些士兵將火器使用好,那就必須多練,後世有一句話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

實操環節,王毅、楊誌遠、沈明浩三人親自監督和指點,先是一個一個的來,每人打上三發,知悉裝填、發射等火器使用要領。

親自教導一遍之後,王毅才將火器訓練事宜,交給沈明浩,按照王毅給的訓練方法,沈明浩倒也沒有遇到什麼難處。

而趙震,暫時被王毅安排為副官,跟隨護民軍訓練,包括趙震手下的士兵,也嚴格進行訓練。

趙震帶來的士兵,其中有老弱摻雜,篩選掉是必須的!

被篩掉的人,王毅選擇按照護民軍的標準,給予退伍銀,並分下田地,讓其落戶穀溪村。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要保證護民軍的戰鬥力,那就要做到寧缺毋濫。

護民軍的訓練,是按照後世人民軍照搬過來的,十分辛苦與嚴格,初始還有人打退堂鼓。

可在吃到了護民軍的夥食、聽說了護民軍每月有二兩餉銀且從不拖欠及足額發放、看到了護民軍的戰鬥力之後,都是十分積極的訓練。

之後那更是堅定了他們留下來的想法,訓練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

訓練的事情交接後,王毅開始思考商業發展的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