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曆史上的諸侯討董,何進目前作死也有限度,這也導致天下安定。
對李駿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沒有擴張的好機會,那就努力修煉好內功。
今年幽州夏收又比去年增長了,達到了三千百零六十餘萬石,然而缺口卻更大了。
一切都是因為人口增長,除了從北方解救回來的百姓,還有就是並州的人口。
但是並州剛剛收複,各地的生產基本沒有恢複,整個並州隻有兩百五十萬多萬石的糧食收獲。
於謙看著李駿,把早就爛熟於胸的數字報了出來
“主公,並州今年的情況,糧稅肯定收不上來了,幽州的夏收稅收已經上繳完畢,是三百零四萬七千八百餘石。”
“商稅那邊呢?”
“商稅也略有增加,共收兩千五百五十三萬錢,糧食八十七萬六千二百餘石,收上來的五銖錢這些都按主公您的吩咐換了糧食,合計一百十一萬八千餘石”
於謙一口氣說完了這些,又拿出了一份文書
“主公,關於定襄郡草場的問題該解決一下了,不少家族都來詢問了。”
李駿笑了笑,遞給於謙一份文書
“這件事我已經委托婉兒和張穎那邊去操作了,你看一下,可以把風聲放出去。”
“諾,屬下這就去辦。”
於謙走後,李駿反而開始憂愁起來,今年從夏糧的收獲來看,還是有不小的缺口,一切就看肉食和秋糧的收獲了。
至於並州,今年鐵定還需要府庫貼補,這種情況至少要到明年才能改善。
攤開紙張,李駿開始書寫文書:
第一個就是軍糧的運輸調配,各地駐軍每人每日的糧食配額是三斤糧食一斤肉一斤蔬菜,各地府庫見不到李駿的手令是不發糧的;
接下來就是給並州運糧食,並州六十多萬人口,一年差不多要六百萬石糧食,夏收隻有兩百多萬石,即使李駿免稅了,還是有三百多萬石的缺口;
自己剛剛收上來的五百多萬石稅糧,刨去給並州運的糧食和軍糧,居然隻剩不到十萬石可以入庫。
唯一慶幸的是,這些差不多就是一年的全部支出了,秋收的稅糧上來就可以入庫了。
苦了幾年終於有機會看見回頭錢了。
這邊李駿正皺著眉頭寫文書,唐婉端著一碗參湯進來了,放下碗,唐婉走到李駿身邊柔聲問道
“怎麼了,看你愁眉不展的。”
麵對唐婉,李駿沒什麼好藏著掖著的
“還是糧食問題,夏收的稅糧,還有商稅的糧食加上五銖錢買的糧食全都用完了,若是秋收上不來,府庫還要賑濟百姓……唉,眼看天下就要大亂了……”
“今年買糧食不順利嗎?”
李駿寫完文書,筆一丟靠在椅背上歎道
“嗯,若不是唐家商號幫忙買了六十多萬石,就要赤字了。”
唐婉嫣然一笑,開口問道
“你是當局者迷,其實你完全可以通過幽州那些世家弄糧食啊。”
“世家,彆開玩笑了,絕對不可能,現在那些世家隻不過因為利益和害怕才不敢炸毛而已,想讓他們幫忙無異於癡人說夢。”
唐婉知道李駿一時半會腦子沒轉過來,於是笑著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