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不是有草場嗎?你就放出風去,買草場用糧食支付的話可以少收一成,那些世家還不想儘辦法弄糧食來?”
李駿恍然大悟,抱著唐婉親了一口
“哈哈哈,婉兒你太聰明了,我怎麼沒想到啊,年底的工稅我也這麼收。”
看李駿就要起身去找於謙,唐婉趕忙拉住他,把參湯遞了過去
“再忙也要注意身體,喝了這碗參湯再去吧。”
李駿一口乾掉已經有些涼了的參湯,又在唐婉的俏臉上親了一口才出門去正堂找於謙。
第二天,州牧府就發出告示:
一,州牧府委托唐家商號在兩個月後,公開拍賣定襄郡的二十一塊草場的使用權;
二,每塊草場使用者隻有二十年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但是享有優先續約權;
三,允許使用者建立塢堡,建立不多於五百人的衛隊,可以配環首刀或者長槍弓箭,不得使用甲胄和弩;
四,費用隻接受黃金或者糧食支付,若使用糧食支付可以優惠一成;
五,年底的工稅繳納也按照第四條執行。
消息一出整個幽州震動,要知道不少世家的產業都轉移到工坊上來了,這些年也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
隨便一個工坊,按十稅一的稅率,每年也至少要交數十萬錢的稅,多的要交數百萬錢。
一成那也是一大筆啊,一隻羊也不過數百錢。
各大世家紛紛開始清點家中多餘的存糧,還有些世家已經寫信去其他州的同族商量買糧食了。
有些遼東一帶的異族商人更狠,在和官府商量之後,直接拿青壯奴隸來抵充稅款。
這種操作李駿很樂意見到,直接便應允了下來。
轉眼就到了秋收時分,各地夏收之後播種下去水稻、大豆和牧草都開始收獲了。
大豆和牧草不能直接交稅,必須要按照價值出售以後再交稅。
不過今年各地開出不少榨油坊,加上畜牧業的發展,這些東西根本不愁賣。
受限於水資源的問題,幽州各地隻有廣陽、漁陽和涿郡可以大規模種植水稻。
其他各地水稻都隻能零星種植,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隻要能種就好。
今年算得上豐收,加上馬鈞根據李駿設想造出來來的腳踏式脫粒機,收獲的工作大大加快了。
不到一個半月,各地的秋收工作便完成了,於謙興奮地舉著各地的奏報來到正堂
“主公,大喜,大喜啊。”
李駿自然知道喜從何來
“看來各地的秋收成果不錯,直接說數字吧。”
“各地秋收水稻總計六百七十餘萬石,加上牧草和大豆的稅收,秋收總計收稅糧七十八萬餘石,稅金三十七萬八千錢。”
李駿一聽這個數字,頓時眉開眼笑,這下子幽州總體上就能夠自給自足了。
若是工稅收的順利,自己今年就能攢下幾百萬石的糧食。
有了這些糧食打底,明年自己就能完成擴軍的計劃了。
今年自己地盤擴大了,可是軍隊並沒有增加,各地防務都有些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