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平明麵上的身份,乃是福建的一名海商,經常來往於福建和山東兩地,做些小買賣,暗地裡,他乃是笨港暗營的一名軍官,專門負責收集山東沿海城市的情報,至於山東內陸的情況,自有其他暗探負責。
至於這次為何選擇從莒州登陸,隻是因為,莒州距離壽張集的直線距離最近,方便他早些趕到壽張集。
“趙某聽聞,這山東正在鬨匪患,莫不是周管事勾結某些強盜土匪,準備把趙某的這批糧食全都給劫了吧。”
趙東平打趣的看向對方,一點都不在乎對方的威脅。
“看來周某收到的消息不假,從福建來的海商,膽子就是大,聽聞那福建都督楊琮在當地權勢滔天,福建的官員以及海商都對其馬首是瞻,可惜,這裡乃是山東莒州,那楊琮的手,還伸不到此地!”
看見趙東平如此態度,周管事立馬猜到了對方背後的靠山,不過,考慮到對方背後是有靠山撐腰,他也不好把事情做絕了,於是再次說道:“既然趙東家對周某方才的價格不滿意,那周某可以把每石的價格提高到一兩四錢銀子,不知趙東家覺得這樣如何?”
趙東平聞言,陷入了沉默,對方方才的言語,明顯是不懼怕都督,根據他掌握的資料,這周家在朝廷有大靠山,否則,盤踞在莒州多年的周家,也不敢明知他的靠山是誰,還敢這麼囂張的強買。
……………………………………………………
其實這也不怪周家如此囂張,因為楊家的影響力,一直都被刻意的限製在廣州、福建和東南亞等地,至於濟州島、蝦夷島這些地方,全都是打著朝鮮大王李琿的旗號,所以,在京師有靠山的莒州周家,才對福建的楊家沒有多少畏懼感。
畢竟在現在的人看來,楊家在福建再厲害又有什麼用,難道楊家還敢把手伸到山東來?隻要大明存在一天,福建的楊家始終就是弟弟。
……………………………………………………
“既然如此,趙某若是再堅持,就顯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既然這船糧食無法送到李青山手中,趙東平隻能選擇妥協,他可不想行到半路,遇到搶劫的土匪,雖然他的船上有百餘名暗營的士兵,但這種毫無意義的廝殺,還是能避就避。
“不錯,不錯,趙東家真不愧是海商,就是識時務,明事理。”
周管事見到趙東平服軟後,滿意的點了點,立馬就安排人去港口搬運糧食,完全不給趙東平反悔的時間。
經過幾個時辰的忙碌,趙東平此番運載的糧食全部被周家之人運走,船上沒有了糧食,趙東平也沒了繼續待在莒州的借口,隻能采購些許商品,然後乘船離開了莒州港。
如今山東正在鬨災,又有歹人作亂,趙東平作為一名海商,若是沒有了可供販賣的商品,還繼續待在莒州港,必然會引起懷疑,所以,他隻能選擇離開。
不過,船隻離開莒州不到一個時辰,趙東平就帶著兩名屬下和六匹馬,乘坐小船在一處沙灘登陸,騎馬向著壽張集的方向疾馳而去。
至於船隻,則暫時在附近海麵遊蕩,等候趙東平歸來,若是一月後,趙東平還不返回,這艘船就會自行返回笨港,將趙東平失聯一事如實上報。
……………………………………………………
前往壽張集的路上,趙東平看到了太多麵黃肌瘦的百姓,這些人拖家帶口的向著最近的城市靠近。
有心想要對路上的災民提供幫助的趙東平,摸了摸行囊裡本就不多的糧食,隻能搖了搖頭,無奈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