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這可是牽連了整個大明的巨大的利益網,任何一個膽敢截獲漕運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所有在漕運一事上的受益者,都會對截斷漕運之人置之死地。
……………………………………………………
“某與軍師曾商量過,山東境內的主要城鎮都有重兵把守,我軍恐難攻下,若是攻不下山東境內的重鎮,恐難得到朝廷招安的機會,我軍準備伺機前往中原地區,截斷漕運,此舉不僅可以解決我軍糧草問題,還能獲得朝廷的關注,借此為我等謀取招安的機會。”
李青山倒是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
因為李青山經過王鄰臣的解釋,已經大致確定趙東平三人就是福建都督楊琮的屬下,若不是如此,哪個商人敢不遠千裡的跑來見一個叛軍頭子,那不是找死嗎?
趙東平聞言,眉頭緊皺,這李青山的大致動向,與潛伏在山東的暗探分析的差不多,隻是,這截斷漕運之法,太過瘋狂。
山東大多城市,防守都較為嚴密,李青山麾下的起義軍,在山東可沒辦法把事情鬨大,隻能前往中原地區,因為中原地區經過滿清韃子和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的肆掠,軍備早就破敗不堪。
更關鍵的是,山東境內正在鬨災,大多數的糧食都儲藏在城中,而李青山這支叛軍可沒有實力攻下這些城市,從這點就能看出來,李青山其實沒得選,想要獲取朝廷的關注,就需要把事情鬨大,把事情鬨大就需要有兵,可有兵之後,則需要有糧才能維持兵力,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截斷漕運。
“京師百萬民眾的口糧,可全都寄托在這漕運之上,李渠魁是打算餓死京師的百萬之眾嗎?!”
趙東平臉上帶著些許驚訝的說道。
“閣下誤會了,某自然不會把所有的糧食全部攔截,隻會取其一二為我軍所用,某主要的目的,隻是為了引起朝廷的注意,斷然不會危及到京師百萬民眾的安危。”
察覺對方有所誤會,李青山急忙解釋道。
聽到這裡,趙東平這才放下心來,但臉上的凝重之色並未散去,說道:“在下有一言,不知李渠魁願意聽否。”
“閣下請講,某家洗耳恭聽”
“關於在下的身份,李渠魁自然了然於心,在下也就不再對身份一事過多談論,根據在下得到的情報,這漕運牽扯了太多的利益,若是李渠魁率兵截斷漕運,恐怕不會受到朝廷的招安。”
說到這裡,趙東平停頓了一下,語氣冰冷的繼續道:“隻能招來死亡,這完全就是取死之道!”
聽到這裡,李青山和王鄰臣麵露驚色,他們以為萬無一失的計策,居然在對方眼中是取死之道。
片刻後,李青山率先回過神來,因為他對於截斷漕運一事,考慮的後果,並沒有太深,隻知道,想要把他的事情鬨到大明皇帝的眼中,截斷漕運就是最好的辦法。
可當他扭頭看向王鄰臣時,發現對方正滿頭大汗,頓時意識到,王鄰臣應該是想到了截斷漕運的嚴重後果。
現在看來,他們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了。
不一會,回過神來的王鄰臣對著趙東平深深地鞠了一躬,懇求道:“請閣下救我等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