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鄰臣經過趙東平這番話的提點,瞬間想通了許多事,漕運,萬萬碰不得,因為他們可不像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擁有大量的騎兵,打不過還能跑。
一旦他們截斷漕運,必然會遭到大量的明軍圍剿,若是明軍能夠輕鬆消滅他們,那又何談招安。
這招安,隻有麵對無法輕易消滅的敵人時,才會使出這種計策,若是麵對弱小的敵人,殲滅才是王道。
看到王鄰臣的舉動,李青山愣住了,王鄰臣可是他軍中的智囊,如今他的智囊都在向彆人求救,這不就說明,他們現在已然處在絕境了嗎?!
此時的王鄰臣也顧不得趙東平這些外人是否在場,對著李青山解釋道:“渠魁,我軍目前看似獲得了幾場小勝,人數也在不斷的擴大,可山東境內的大部分糧食都在登州、莒州等重鎮之中,我軍士兵又全都是由災民組成,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攻陷這些重鎮。
一旦我軍中的糧草告急,隻能向中原地區移動,可中原地區已經遭受韃子、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的肆掠,糧食十不存一,隻有漕運能解我軍燃眉之急,可一旦我軍截獲漕運,必將遭到大量官軍圍捕,屆時,敵強我弱,如何會獲得招安的機會。”
這一刻,李青山終於明白,為何趙東平會說,截斷漕運是取死之道了。
因為,李青山他們根本沒得選,山東所處的地理位置,導致他們想要活下去,隻能截斷漕運,可一旦對漕運動手,那他們就已經是死人了。
“懇請閣下救救我等的性命。”
明白過來的李青山,也對著趙東平鞠了一躬。
“李渠魁請放心,在下此番前來,正是為了救李渠魁,以及山東的災民。”
見到對方的態度如此誠懇,趙東平急忙說道。
聽到趙東平就是來救他們的,李青山和王鄰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若是能夠活下去,誰又願意求死。
“不瞞李渠魁,此番在下前來,正是奉了我家都督之命,前來招安,若是李渠魁答應,我家都督會派船隊前來接應,隻是,從今往後,李渠魁需得改名換姓,或是去往大明之外的地界生活。”
見到時機成熟,趙東平把此行的目的說了出來。
聽到這裡,李青山和王鄰臣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出了驚訝,他們原本以為,楊家會代表官方招降他們,哪知道,根本不是這樣的,對方是打算直接把他們接走,甚至是送到大明之外的地方。
‘這福建楊家,一點都不簡單啊。’此刻,李青山和王鄰臣心中隻剩下這個想法。
福建楊家敢這麼明目張膽的把他們這些造反的反賊接走,無不說明,楊家目前雖是官身,但早晚必反,此刻他們才明白,原來他們隻是小賊,福建楊家才是巨寇。
可麵對此刻唯一的活命機會,兩人又如何肯放棄,齊聲道:“我等願降!”
至於改名換姓,或是去到大明之外的地界,這些通通都是小事,隻要能活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