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寧州和錦州的詳細戰況,也讓楊三生了解到,目前大明和滿清韃子的戰況進行的如何。
1640年,三月,皇太極派兵在義州築城(錦州義縣義州鎮),義州處於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淩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築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進攻錦州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攻打錦州,此地又是一個絕佳的後勤補給基地,皇太極此舉,可謂是占儘了先機。
同年六月,皇太極指揮大軍兵臨錦州,開始了圍城的持久戰,皇太極將圍城軍隊分為兩班,以一個月為一期輪番更換,同時清兵將錦州城外的莊稼收割完畢,並掃蕩清除明軍在錦州外圍的據點,徹底切斷防守錦州的明軍與外部的一切聯係。
就這樣,皇太極圍困錦州持續到今年三月,眼見此舉無法完全攻破錦州,皇太極又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在錦州城外築起營壘,環城相列,在營壘外深挖壕溝,豎起柵木,而各營間又有深壕相連,將錦州圍得“水泄不通”。
由於錦州長時間被圍,再加上錦州守將祖大壽麾下有一部分蒙古人,這些蒙古人秘密與濟爾哈朗聯絡,但卻被祖大壽得知,祖大壽打算搶先滅掉這些蒙古人,奈何行事不密,被蒙古人知曉,雙方展開激戰。
濟爾哈朗聞訊,立刻率軍攻城,祖大壽在兩麵夾擊之下,不敵退守錦州內城。
同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滿清,至此,滿清攻占錦州外城,並填補護城河,毀壞城牆,徹底斷絕錦州的一切外援。
同時,退守內城的祖大壽軍中軍糧隻夠月餘,錦州城岌岌可危。
得知此消息的崇禎帝命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速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會兵於寧遠,解錦州之圍。
可是,洪承疇率兵出關後,不敢輕易冒進,因此率軍駐紮寧遠,以窺探錦州勢態。
奈何洪承疇想拖,但朝中的大臣卻不允,責令洪承疇出兵,同時崇禎帝也下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並安排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督促決戰。
拖不下去的洪承疇於七月二十六日在寧遠誓師,於兩日後,七月二十八日抵達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明軍和清軍在此地交戰,明軍占據優勢,清軍死傷眾多,幾至潰敗。
二十九日,洪承疇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
同年八月,皇太極率兵急援錦州。
……………………………………………………
以上信息獲取的時間截止為八月,這便是楊三生得到的關於明軍和滿清在錦州一帶的交戰情況。
“哎~~~~~!”
歎了一口,楊三生無奈的搖了搖頭,若非崇禎帝以及朝中的大臣急於求勝,洪承疇也不會那麼早的就跑去與滿清決戰,這也注定了洪承疇會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