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非人力可以為之(2 / 2)

凜冬長夜 柿餠 2562 字 14天前

可轉念一想,楊三生也發現了崇禎帝的無奈,並非崇禎帝急於求勝,而是因為,大明實在是與滿清打不起消耗戰了。

若是大明隻有滿清這一個敵人,放任洪承疇拖上幾年,又有何妨,奈何大明境內一點都不太平,若是不能儘快消除滿清對大明邊關的威脅,大明又如何有時間消滅境內造反的叛軍呢?!

看著今年獲取的關於大明境內叛軍的情報,楊三生對崇禎帝的處境,感同身受,大明目前這般局勢,已是死局,無人可破。

1641年,一月,李自成攻克汝州,同年二月,張獻忠攻克襄陽城,二十日,張獻忠又攻陷光州,三月,張獻忠攻破隨州。

再加上,四月蘇州吳江一帶大旱,六月山東連續受災,李青山造反,若是沒有楊三生幫忙把蘇州吳江和山東的災民弄走,恐怕現在大明的日子更加煎熬。

哪怕楊三生已經幫大明分擔了絕大部分災民的壓力,奈何大廈將傾,非人力可以為之。

再加上,以蘇州、山東等地那些貪官的品性,哪怕當地的大部分災民都被楊家接走了,但當地官員對朝廷索要的賑災物資也不會少要一粒米或一分錢。

所有的奸商和貪官都吸附在大明的身上薅羊毛,吸血,誰都不會認為,是他們吸光了大明身上的最後一滴血。

……………………………………………………

山東,莒州南部二十裡,沿海。

李青山當初的猜測不錯,當第一批的兩萬餘災民被接納後,山東各地的災民,紛紛向著此地湧來。

更有甚至,一些本就居住在城中,花光所有積蓄買糧,把所有的家產全都賤賣,再也買不起糧食,一貧如洗的百姓,也被官府當做災民驅趕出城,而原本在附近州縣吃著賑災米粥的災民,更是被當地官府的衙役驅趕,強迫他們前來莒州沿海謀生。

由於莒州沿海出現的船隻把大量的災民運走,致使山東各地的官府現在連賑災的糧食都不願意付出,在當地官府的這種操作下,前往莒州南部沿海的災民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人,並且數量還在持續不斷地增加當中。

好在濟州島派來的救援船隊及時抵達,雖然從濟州島方向趕來的救援船隊,隻有百艘船隻,但濟州島距離山東很近,正常情況下,隻需要六天就能完成一個來回,而從東番島前來的救援船,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一個來回。

因此,彆看濟州島前來的救援船隻少,但卻勝在每艘船上可以運載更多的災民,因為船隻返程的時間少,所以船上所需的糧食和淡水也就更少,空出來的空間則可以裝載更多的災民。

同時,濟州島的救援船隊,隻有第一次是一百艘船同時抵達,之後,這一百艘船隻,分成了六支小型船隊,這樣一來,幾乎每天都會有船隻抵達,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減少災民登陸濟州島所耗費的時間,減輕濟州島官方人員的工作強度,更能減少因為大量災民抵達濟州島可能引起的騷亂現象。

並且每天都有船隻出現,還能極大的安撫那些災民和李青山等人的情緒,讓李青山和那些災民看到生的希望,從而減少災民的混亂,方便趙東平率領的兩千士兵管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