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曹變蛟(1 / 2)

凜冬長夜 柿餠 2493 字 13天前

時光飛逝,一轉眼就來到了1641年,12月末。

山東的災民運輸還在持續著,經過兩個多月的運輸,目前莒州南部二十裡外的沿海區域,還剩下不到二十萬的災民在此處臨時居住,此前,經過濟州島救援船隊和東番島救援船隊的運輸,已經從山東運走了六十萬左右的災民,其中濟州島運走了近三十萬的災民,可謂是功不可沒。

若非濟州島的救援船隊分成六支小船隊,使得每天都有船隻抵達此地接走災民,按照東番島船隊,半月才能回來一次的情況,很可能會造成災民擔憂和恐慌的情緒滋生。

畢竟大多數抵達此處的災民,都是聽了謠言,或是被當地官府驅趕才過來的,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親眼見過的,哪怕謠言傳的再真,也不如親眼所見,好在這些災民抵達後,發現每天都會有船隻前來接走災民,這才把新來的災民情緒給安撫住,否則,一旦災民營混亂起來,隻有殺人才能控製住這些災民。

同時,楊家的船隊,連續兩個多月的不停運輸災民,也讓李青山、王鄰臣等人見識到了楊家強大的實力,若是此前隻是有所耳聞,現如今,才算是親眼所見,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李青山他們搶來的糧食早就吃光了,能夠活到現在,全都依靠楊家對他們供應的糧食。

並且居住在沿海附近的那些災民,吃到口中的糧食,也並非是那種清湯寡水的稀粥,而是那種筷子插上去都不會倒下的濃粥,這種行徑,完全說明了,楊家根本就不缺糧食。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有太多太多的百姓吃不飽飯,就拿災民每天吃的濃粥來看,哪怕一些沒有遭災的百姓家中,也不可能頓頓都能吃上一碗濃粥,普通百姓想要活下去,還需得搭配一些野菜以及其他的食材,才能熬到下一季的糧食成熟。

更何況,楊家對災民供應的糧食,不僅有大米,還有番薯、玉米以及土豆這類的糧食,這些東西,李青山他們可從未見過,這些從未見過的食物煮熟後,吃到嘴中,除了土豆外,番薯和玉米都有一絲甜味在其中,可算是讓李青山他們長見識了。

至此後,李青山等人對楊家的強大的實力,深信不疑,因為楊家拿出了他們在大明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的食物,根據王鄰臣的分析,楊家能拿出不屬於大明的糧食,說明楊家肯定是占據了大明之外的一大片土地。

這也就能解釋,哪怕楊家在福建隻手遮天,也不太可能拿出太多的糧食,用來對如此大規模的災民進行賑災。

因此,隻能有一個解釋,福建楊家,在大明之外的地方,占據了一片廣袤的土地,並通過這片廣袤土地所產的糧食,用來對災民進行救濟。

……………………………………………………

1642年,1月初,小呂宋港,清晨。

一艘軍用通訊船抵達甲米地軍港,船上下來一名通信兵,騎上碼頭準備好的快馬,向著都督府,疾馳而去。

不多時,楊三生就收到了信件,並快速看完了信中的內容。

這封信的內容並不多,說的是,洪承疇率領的明軍在錦州城外慘敗於滿清韃子,明軍死傷慘重,被迫後撤至鬆山城,並且京師密探也探聽到了一則消息,崇禎帝偷偷派遣郎中馬紹愉出關與皇太極和談。

對於崇禎帝派馬紹愉出關和談一事,楊三生倒是知道一些,隻是,當時的皇太極已經勝券在握,怎麼可能同意和談,因為,皇太極的目標可是整個大明江山,他可不是安於一隅之地的土財主。

後來明清議和不成,馬紹愉前去關外找皇太極議和一事也泄露了出去,朝廷得知此消息,大嘩,崇禎帝為了自己的名聲,把罪歸咎於陳新甲頭上,因此,陳新甲被處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