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隨著李自成的大順軍從山西撤退,導致河南的形勢也瞬間惡化,變得混亂起來。
河南總兵許定國糾集了一批散兵遊勇,占據了睢州一帶,原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此時也逃回了河南,與召集當地官紳、土寇,與許定國勾結在一起,奪取大順軍在河南的地盤。
河南各地的土賊也乘勢而起,如劉洪起占據汝寧,韓甲第占據許州,李際遇占據登封,劉鉉占據襄城等,瞬間造成河南割據勢力綿延數百裡,擁眾各十餘萬。
隻是,土賊始終是土賊,哪怕其中兵力較強的劉洪起接受了弘光朝的招撫,在河南發動叛亂,大肆擒殺大順朝的地方官員,可還是被大順軍棉侯袁宗第擊敗。
劉洪起隻能率領殘部逃入湖北,托庇於明總兵左良玉麾下,而其他河南的土賊,也因勢力有限,以及其牆頭草的個性,反複無常,終被大順軍消滅大半。
不過,隨著大順朝的李自成在陝西被滿清擊敗的消息傳到河南時,此前退走的劉洪起也卷土重來,領兵直至永寧、杞縣一帶,與開封府推官陳潛夫一道為明朝收複失地,並在柳園(開封城北)擊敗陳德率領的大順軍(陳德乃陳永福之子,原為明將,先是投靠大順,後又降清。)
不久後,弘光朝就得到了消息,任命陳潛夫為巡按禦史,劉洪起為總兵官,而後,又任命張縉彥為河南總督,越其傑為河南巡撫。(越其傑是馬士英的姻親)
可是,弘光朝由於定策引發的紛爭,以及五鎮自持擁立之功,全都喪失了上進之心,於是文恬武嬉,坐失良機,而距離河南最近且勢力最強的明總兵左良玉,以及南京周邊的江北五鎮全都按兵不動,以至於在河南起義的明軍在最需要增援的時候,沒能得到任何弘光朝的幫助。
此時,南京方麵,也就剩下淮陽督師史可法還在口都上談論北上,恢複、魯、豫,乃至燕京的事,隻是,目前的南京,形格勢禁,史可法也一籌莫展。
……………………………………………………
1646年,五月初。
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撤退到湖北襄陽一帶,此時,李自成麾下有從西安、河南帶來的十三萬大軍,又把原來部署在襄陽、承天、德安、荊州四府的七萬兵力調來,其麾下的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
同時,李自成也與滿清的計劃一樣,打算水陸並進,奪取南京城。
以南京城為據點,再次與滿清爭奪天下。
隻是,由於李自成等人缺乏戰略眼光,導致此次集中二十萬大軍的決策乃是重大失策。
原因有二,其一,自古以來,奪取或保衛江南,必守襄、荊。
其二,大順軍放棄黃河流域以後,唯一的後方基地隻剩下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這些區域一旦放棄,大順軍也就變成無後方作戰,說白了,就是李自成當流寇時養成的老習慣,沒有領地意識。
李自成麾下大將白旺也提出過異議,以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經營多年為由,城防堅固,駐防守軍也不弱,應該固守。
隻是,李自成並未采納白旺的意見,認為大順軍應當集中全部的優勢兵力,先行奪下南京,再以南京為據點,布置抵抗滿清的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