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郡,因為地處大漢的北部邊陲,北接河套地區和大草原,毗鄰塞外遊牧民族。也讓它從被趙武靈王設立以來,就與異族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係。
因此,中原王朝一直將他視為北方防禦門戶和京師的屏障。秦始皇就在這裡,修建了雁門關,將他視為長城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又以馬邑、平城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通往中原各地和塞外草原的交通網絡體係。
在和平時期,這些道路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
而交惡時期,則成為雙方軍事集結地、戰爭通道和雙方爭奪的戰場。趙國名將李牧,就將這裡作為抗擊匈奴的第一線。
因此,雁門郡在軍事價值上,還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漢朝在河套地區丟失之後,也在這一處雁門關囤積了大量的軍馬,三國時期大家所熟知的呂布,張遼等人,也都在這裡抗擊過異族。
如今,隨著皇甫嵩的入駐,以及並州各地如吳戰等人的帶兵前來,也讓這一處地方,重新熱鬨了起來。
吳戰剛剛率兵來到關中,就感受到了關內緊張,肅殺的氛圍。
異族人也不是傻子,在皇甫嵩大張旗鼓,絲毫沒有遮掩的率領大軍從太原來到了這裡,又征調了並州內大量的兵馬,自然也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很明顯,是衝著他們的河套來的。
而他們,既然占據了這麼久的河套,早已經適應了這裡的氣候和土地,在這裡安家。如今想要讓他們拱手相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為了保住這一塊地盤,他們同樣的征調了大量的兵馬,囤積在雁門關之下,畢竟他們不會防守,那就用進攻,來作為自己的防守。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來自於異族組建的大軍中,就有當時被吳戰所殺死的劉淵在這一世的父親,也是南匈奴如今的單於於夫羅,也同樣來到了此處。
其實在劉淵死後,在劉淵拚死掩護下僥幸逃脫出高都縣的士卒,便在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知了於夫羅,這讓這一位在原史中甚至奉命保護過漢獻帝的單於惱怒不已,當場就放話給皇甫嵩,讓他把吳戰給交出來,不然就兵發雁門關,等打破關門之後,必要讓這些地方雞犬不留,為他的兒子給報仇。
隻可惜,麵對這樣的威脅,皇甫嵩卻是非常囂張的朝著雁門關布置了更多的兵馬,大有你敢來犯,我就敢打的意思。
畢竟皇甫嵩就算真想交出吳戰,吳戰也不會答應啊。再加上吳戰的後台比較硬,彆到時候吳戰還沒有交出去,自己倒是被吳戰參上一本未戰先怯,還是怯異族人,直接讓朝廷給他擼下去了。
這種如此簡單的道理,皇甫嵩還是分得清的,因此,他才二話不說陳兵雁門,就是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是在向吳戰示好。
皇甫嵩的強硬自然起到了效果,那時候還沒有到冬天,各個部落也還沒有被逼到彈儘糧絕的地步,當於夫羅想要傾巢而出的時候,他派人前去聯盟的幾個部落,不僅沒有響應他的號召,反而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趁他走之後偷他屁股,如此不團結的行為,自然讓無奈的於夫羅隻要“雷聲大,雨點小。”
讓並州的危機得以度過。
不過這一次就不一樣了,當天氣愈發的寒冷,雪花已經在空氣的上方凝結,不知道再過上幾日就會落下的情況之下,走投無路的這些部落,也終於在於夫羅的聯合下,聚集了三十餘萬的鐵騎,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的朝著雁門關下麵聚集而來。
如此驚人的戰爭調動,和駭人聽聞的數字,也難怪如今的雁門關,氣氛會這樣的緊張了。
托博克多汗國巴亞爾的福,因為他所在的部族在之前就與河套地區的部落因為部分土地的歸屬進行了戰鬥,也在吳戰下線的時候給吳戰送來了第一手的情報。
這也是玩家的好處,隻要每一個地方都有玩家,那麼他們消息的流通性就永遠比遊戲中這些斥候迅速上數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