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一定意義上實現知己知彼。
畢竟斥候的探查消息能力再快,也比不上玩家直接下線,麵對麵的交流。
你能打探的在清楚,也沒有我們這種內部有自己人來的香。
不過還是托博克多汗國並入華夏的福,讓大量的異族人家隨機投送到了各方。也讓河套地區,除了已經死去的劉淵所在的南匈奴之外,還多了一個難纏的對手。
那就是武宣帝慕容廆之孫,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國時期前燕開國皇帝慕容儁所帶領的大燕部落。
這個家夥可不是一般人,當時風頭正盛的,由武悼天王冉閔所建立的冉魏,就是他給滅掉的。
他所建立的前燕,在巔峰時期也曾經與東晉大司馬桓溫、前秦景明帝苻健對峙,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麵。
有趣的是,他的仇人冉閔,這一次也已經被係統投送到了河套地區,給他們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說不定這一次的戰鬥,冉閔也有可能作為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
而且,他能力出色也就罷了,但是他的麾下,還有兩名讓吳戰感覺到更加麻煩的家夥。
那就是他的四弟慕容恪和五弟慕容垂。
慕容恪,慕容皝第四子,前燕宗室大臣、軍事戰略家。官至太宰、錄尚書事,封爵太原王。曾經率軍攻滅冉魏,生擒冉魏皇帝冉閔,平定河北地區。又引兵大敗段龕,進圍廣固。最終俘虜段龕,滅亡段齊。
在慕容儁駕崩之後,又受遺詔輔佐太子慕容暐,攻克東晉黃河以南、淮水以北的領土。
在十六國時期,他的統帥能力足以坐穩前三。
而他的弟弟,後燕的開國皇帝慕容垂則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他更加的出色。東晉時期厲害的角色,如桓溫,劉牢之,都是他的手下敗將,甚至因為功勞出色,而受到了前燕太傅慕容評、太後可足渾氏的加害,迫使他投靠了苻堅,但最後又背叛苻堅成功的複國。
可以說,如果慕容恪能夠作為十六國時期的統帥前三,那麼慕容垂,就是十六國時期當之無愧的統帥第一。
(真實的戰爭受到這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統帥能力也是一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的排名也隻代表作者本人的思想,僅供參考,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可以進行評論。如果確實言之有理,我也會在這裡進行修改)
有這兩個弟弟跟隨在慕容儁的身邊,吳戰自然感覺壓力重重。吳戰可還記得,當時討伐黃巾的時候,一個蘇定方,就已經讓包括盧植等厲害人物在內的人吃到了數場敗仗。
若不是漢朝最後空降了一個嶽飛,在高端統帥相差比較大的情況下,漢軍最後能夠順利攻破黃巾,還真的說不準。
而這兩個人,在統帥能力上與蘇定方相差不大,估摸著也都已經擁有了天榜統帥的實力,可以吸收大軍之力召喚軍力戰神。
而並州軍這一次,可就沒有嶽飛這個頂級統帥了。
甚至就連能夠召喚軍力戰神的人都沒有了。吳戰在進入關內掃了一眼之後,發覺他們並州軍如今的扛把子統帥,還是要交給皇甫嵩才行。
其實他麾下盧象升的能力也不錯,但一來他的資曆尚淺,二來他是盧植的兒子,在皇甫嵩麵前屬於晚輩,吳戰理論上來講也是皇甫嵩的下屬,因此他自然不能逾越出來壞了規矩。
因此,這一次的戰鬥,在統帥上,並州軍已經弱了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