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永興軍路第四糧草庫所在的牛頭山方向,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空。
然而,鄉親們舉起的火把仍形成一條條明亮的長龍,堅定地沿著山路向火源聚集。
白天剛下過雨,山路濕滑,大家無論多麼熱心急切,也無法走得很快。
直到兩個時辰後,所有的隊伍才在牛頭山腳下集結完畢...
西北地帶的馬匹充足,齊淩和他的手下兄弟們因為有馬代步,比普通百姓提前了一個半小時到達。然而,僅僅幾十個弓箭手和鄉勇,麵對那燃燒了半邊天的大火,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齊淩組織兄弟們多次衝鋒,但都無法接近火源。
他們隻好在火場的上風處砍伐樹木,清除雜草,防止火勢失控蔓延,同時等待援軍的到來。等到大部分百姓趕到,糧草庫的火勢已經開始減弱。
為了確保安全,齊淩把百姓分成四組,由王武、楊威、劉鴻、張帆各帶一組,輪流打水滅火,向火勢的下風方向施壓。這個方法立即見效。
糧草庫在選址時就考慮了取水便利,所以離溪流並不遠。牛頭山雖名為山,其實隻是一座小丘,山頭不高。在弓箭手的引導下,百姓們用桶和盆接力從溪水中打水,逆風潑灑,持之以恒。
滅火的速度逐漸超過了火勢向上風方向反撲的速度。隨著火線被冷水壓製,逐步向下方收縮,幾段被燒毀的院牆慢慢顯現出來。
與電視上展現的不同,並非所有建築都是青磚碧瓦。即使是為西北前線提供支持的重要糧草庫,它的院牆也是用黃土築成的。由於高溫,倒塌的土牆已經變形,表麵甚至有些陶器般的結晶。冷水一淋,破碎的聲音不絕於耳。
"小心彆靠得太近,彆讓熱氣燙傷了!"儘管齊淩上輩子沒參與過滅火,但在部隊裡學過如何避免火焰傷害,於是果斷地大聲命令衝在前麵的鄉勇和百姓,"先集中力量往一段院牆潑水,等它完全不冒熱氣了,再潑下一段。彆急著往裡衝,以免被火勢反撲,變成餃子餡。"(注餃子)
"是,巡查官!"
"好,好,知道了,巡查官放心!"
"巡查官英明……"
響應聲此起彼伏,其中夾雜著明顯的奉承聲。弓箭手、鄉勇和百姓們,不管是否理解齊淩的意圖,都堅決執行了他的命令。一段段倒塌的院牆被水冷卻,更多的牆體漸漸顯露出來。
依靠越來越多的百姓前來救火,齊淩命令兄弟們穩步向前推進,跨過濕潤的院牆,將冷水潑向院子裡的其他火源。一波接著一波,毫不鬆懈。
仿佛感受到了百姓們的努力,到了深夜,天空又開始下雨。起初,雨勢很小,像是火上加油。但很快,雨越來越大。
"巡查官真是有福之人,連老天爺都在幫助我們!"弓箭手、鄉勇和百姓們士氣大振,高聲呼喊,向火場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
"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是老天爺心疼大家太辛苦呢!"齊淩抬頭擦掉臉上的雨水,笑著回答,接著大聲喊道"大家注意腳下,沒燒完的糧食可能會很燙,小心彆陷進去燙傷自己!"
"知道了!"
"遵命!"
"巡檢放心!"
弓箭手、鄉勇和百姓們紛紛應答,一片嘈雜。
然後他們繼續向糧草庫的核心地帶挺進。
"許薔,賈良,你們各帶五個人,去周圍搜查一下。"齊淩向大家揮手示意,收起笑容,迅速轉向兩位熟悉的鄉勇小頭目,"如果發現守糧草庫的士兵,不管是死是活,立刻帶回來。"
"是!"許薔和賈良兩人應聲執行命令。
齊淩再次抹去臉上的水,騎馬跨過已冷卻的斷牆。大雨中,火勢正在明顯減弱。
其實他已經可以找個地方避雨,但他留在火場附近,完全是因為前世在部隊養成的習慣,與同伴共進退。
儘管留下來他也幫不上什麼忙。
"唏噓噓…"馬匹似乎踩到了什麼東西,一邊努力保持平衡以免摔倒,一邊發出委屈的抗議聲。
齊淩迅速低頭,借著剩餘的火光,隱約辨彆出那是一具被燒焦的牲畜屍體。
頭部朝外,看起來火災發生後曾試圖逃跑。
但由於被院牆阻擋,最終未能逃脫火焰和高溫的侵襲。
不對,牲畜屍體旁邊似乎還有一個被燒成焦炭的人。
沒有蜷縮成一團,而是倒下的姿勢。
齊淩愣了一下,本能地跳下馬,抽出刀,想用刀尖在地上劃個圈,將人和牲畜的屍體圈起來,以便縣城的驗屍官檢驗。
"叮!"刀尖似乎碰到了什麼東西,發出清脆的聲音。
齊淩又是一驚,借著火光仔細一看,發現是一個破碎的陶罐。
大約三斤裝黃酒壇子大小,因為是陶器,經受住了大火的高溫。
現在被雨水一淋,破碎的邊緣隱約散發出一圈圈亮光。
是油漬!沒燒乾淨的油漬!
即使齊淩之前有所猜測,仍被這個隱藏的事實震驚。
有人故意縱火。
然而,大火燃燒了這麼久卻沒有蔓延。
剛一開始下雨,火勢就立刻減小。
起火的是糧草庫。
但裡麵可能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
這種情節他在前世的影視劇中見過無數次,簡直是再老套不過的橋段。
如果寫成小說,肯定會遭到讀者的猛烈抨擊!
而今晚,如此經典的情節竟在他眼前真實上演!
"我說過,你也答應過,不會有第二次。"齊淩果斷跳上馬,撥轉馬頭,同時鄭重地對自己說,
"我什麼都沒看到,也無能為力。"
"彆逼我,我疼得要死也不會管。
大不了,我把身體還給你。
我去當個孤魂野鬼算了!"
...
他迅速在心裡怒吼,騎著馬衝出了糧草庫。
身後,暴風雨隨著夜風,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