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誌成為萬古明君的趙恒,始終相信寇準的忠誠無二。然而,柴榮未曾懷疑過伯父趙匡胤,可柴榮離世後,趙匡胤便披上了“黃袍”。柴榮的子嗣,無一幸免於早逝的命運。
春風拂過,乍暖還寒,花瓣如飛舞的雪花紛紛揚揚。
見趙恒在下達命令時陷入沉思,右班都知劉成珪明智地閉緊雙唇,靜觀其變,如同一尊靜默的雕塑。
侍奉過大宋三位皇帝,他之所以至今安然無恙,不是因為聰明,而是懂得何時該保持沉默。
皇帝不願事事依賴寇準,這一點劉成珪心知肚明。作為旁觀者,他也認為皇帝的做法並無不妥。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寇準雖忠誠,但權勢過大或過於倚重,對雙方都非好事。劉成珪見過太多因猜忌而起的君臣恩怨。
遠的不說,近的,如死後被封為忠武的齊重贇。他曾是太祖皇帝的摯友,太祖不願親為之事,幾乎都交付於他。然而,最終他險些喪生於太祖的劍下,幸虧趙普關鍵時刻的一句話,才讓他幸免於難……
比如,齊重贇的弟弟齊重貴,那位曾在血色高粱河之戰中,以身軀為帝皇泰坦抵擋利箭的勇士。然而,世事難料,泰坦晚年,他竟成了最讓人心懸的人之一。幸虧他洞察先機,適時交出了神殿衛隊的指揮權,得以退隱田園,安度餘生。
“傳達吾旨,參知政事王欽若,兼領京畿東西巡檢安撫使,速往靈州,徹查張文恭遭魔裔刺殺一案。他接旨後,即刻啟程,正式詔書待明日朝會後再補。”趙恒的聲音,恍如幽靈般回蕩,打斷了他的沉思。
此刻,寇準的角色已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參知政事王欽若,其能力雖不及寇準,但揣摩帝心的技巧無人能及。
“婢子遵命!”劉成珪心中對趙恒的決策並無信心,但她仍堅決應允,隨後輕盈離去。
一位正五品官員遭到神秘生物的襲擊,趙恒怎能置身事外,繼續前往劉娥的宮殿享受平凡的夫妻時光。他迅速轉向劉娥,歉意滿麵地解釋:“朕必須返回文德殿,呂端、畢士安等人聽到靈州之事,今晚定會聯袂進宮……”
“陛下請自便,臣妾備好宵夜等您,無論多晚!”劉娥善解人意,未等他講完,便含笑點頭。
“嗯!朕一定回來享用,無論多晚!”趙恒心中暖意融融,毫不猶豫地應允。這一刻,他更加確信自己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
在這廣闊的宮廷之中,美豔於劉娥者有之,智慧超群的貴妃亦有之,但沒有第二個女子願意親自下廚為他準備深夜的慰藉。
有時他在文德殿處理一天的政事,直到深夜才帶著疲憊走向某位嬪妃。她們見他,要麼緊張得像石雕,要麼竭力以懷胎為己任。唯有劉娥,關心他是否饑餓,哪怕他整夜無力,她也會攬著他的臂膀,滿麵笑容。
趙恒想著對劉娥的種種關愛,打算給予回饋,微笑問道:“朕記得,你自幼在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