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宋王玄策(上)(2 / 2)

......

這些道理,身為樞密院知事的王旦深知,凡是有頭腦之人,除了那些隻求虛名的諫臣,都能看清。

因此,近來的廷議上,他屢次提議並敦促帝君,對李德明的不敬一笑置之,切勿陷入意氣之爭。然而,每次他的建議都會遭到諫臣們的激烈反駁,最終隻落得“擇日再議”的結局。

若隻是諫臣們因不明局勢而起亂,王旦尚能理解並平息。他們以直言為職,目標越大,聲望提升越快,他們的躁動實屬常態。

憑借過往經驗,王旦自有一套對策,能使建議最終為帝君采納。然而,此次讓他萬萬料想不到的是,一貫冷靜務實的寇準,竟然也站在了諫臣那一邊!全然不顧若大宋與丹項兩敗俱傷,最終獲利者會是誰!

“寇老西兒,難道私下裡另有所圖?”想到寇準的異常舉動,王旦的右眼皮瘋狂地跳動,不安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以他對寇準的了解,王旦確信對方絕非衝動之人。否則,寇準前兩年也不會頂著舉國譴責,堅持讓大宋接受李繼遷提出的和平協議。

如此看來,事情變得撲朔迷離。寇準對上次大宋戰敗後,丹項使者上門羞辱毫不在意,而今卻對李德明信中未稱帝君“叔父”耿耿於懷,這種轉變太過突兀。

無疑,寇準暗中有其他布局,且所圖之事重大,否則不會瞞過他與滿朝文武!

“來人,備車,老夫要入宮麵見帝君!”想到寇準可能在私下策劃一件大事,王旦迅速抬起手,緊緊捂住右眼,同時放聲吩咐。寇準剛從永興軍路返回,那裡離丹項人占領的夏州不遠...

...

自寇準踏入政界的那一刻起,他便非尋常之輩,絕不甘於受挫。上次在與夏州和平談判中遭遇尷尬,這次若不設法反擊,豈是他的作風。

一切線索串連起來,之前困擾王旦的謎團瞬間豁然開朗。

諫臣們的攻擊從不是空穴來風,每一聲指責背後皆有高權重謀的推手。

而這一次,那個幕後之人正是寇準!並非寇準一時心智迷失,被諫臣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