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全本免費閱讀
“佳俊,你受苦了!”王欽若心中湧起多年未有的感動,捧起齊淩長滿凍瘡的手,低聲道慰,“為了京東東路的百姓免於饑餓,你在風雪中跋涉千裡,這份功績,老夫定會上稟官家知曉!”
“職責所在,不敢承恩相如此厚愛!”齊淩卻不肯獨攬功勞,笑答,再次行禮,“反倒是恩相,臨危不懼,穩坐中軍,才讓下官有勇氣放手一搏!”
未曾料到,傳聞中連四大賢王都不放在眼裡的齊淩,竟主動與自己分享功績,王欽若愣了愣,笑著擺手,“胡言,老夫哪裡是臨危不懼,老夫分明,分明是,還未及驚慌而已!”
言語雖謙遜,但他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泛起一絲自豪,仿佛齊淩的千裡運糧行動,真是在自己的號令之下完成的。
“恩相行走平坦之地猶似險境,聽見雷霆亦不畏懼,真是吾輩楷模!”齊淩何其聰慧,身上無絲毫傳聞中的傲慢,恭維之詞信手拈來。
這番話源自明代王瑄對《論語》的注解,又在明代萬曆年間哲學家洪應明的《菜根譚》中得以升華,融合儒家與禪宗的深意,用來讚美喜好端莊的王欽若再恰當不過。
頓時,王欽若身上散發出一股正氣。他微笑,輕輕揮手,“老夫德行淺薄,怎敢承受齊提刑如此讚譽?隻是遵從官家之命,治理京東東路。遇事需沉著應對,以免讓同僚們失了方寸!”
"正是如此,有了閣下的庇護,屬下才能無所畏懼。"
齊淩微笑,第三次行禮,"攝政王,有一事,恕屬下冒昧,還望您再次為我主持公道。"
"你說吧,隻要此事在我職權之內!"
王欽若滿心歡喜,撫須笑道,期待他的提議。
齊淩毫不客氣,立即大聲道出請求,"攝政王,南方的糧價也不低,再加上冰封雪覆,屬下購得的陳糧,價格確實稍高。懇請王上批準,以成本價入庫,以免我虧損!"
"嗯——"王欽若沉思片刻,隨即點頭微笑,"饑荒之際,高價些許合理。你算清成本,交給丁謂處理。謂之,先把陳糧存入平糶倉,無論成本多高,你都再減去一成給他。我不願他千裡迢迢,風雪中奔波,最後還得賠上自己的積蓄。"
"屬下遵命!"
丁謂心中暗喜,這不是他的銀子,自然樂意應承,臉上堆滿笑容。他看向齊淩的眼神充滿了豔羨。
如今,淩州城內的米價已逾每鬥一百文。若齊淩每鬥加一成利潤,便是每鬥賺取十文錢。
一石米就能賺一百文,一車米即五千文。二百車米,利潤至少一百萬文,相當於一千餘兩白銀!
然而,令丁謂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齊淩竟未接受王欽若的善意。他迅速揮手,低聲補充,"攝政王如此為屬下著想,感激不儘。隻是百姓正處於饑餓之中,我怎敢從中漁利。這批陳糧,屬下是以每鬥四十五文購入,加上途中損耗和賞賜兄弟們辛苦費,每鬥五十文已足夠。再高,我良心難安,也恐有損攝政王的英名!"
"多少文?"王欽若尚未回應,丁謂已驚呼出聲。
據他所知,年前淩州的米價已達每鬥六十文。現在,每鬥已破百。
即使齊淩要求按當前市價,讓平糶倉以每鬥一百文收購他運回的糧食,僅是放棄王欽若剛答應的一成利潤,整個京東東路的同僚也會稱讚他高尚情操。
而齊淩卻提出以每鬥五十文入庫。這等於瞬間贈送五千兩白銀!這般仁義之舉,恐怕自古以來,唯有聖賢與傻子才會這麼做!
"五十文。價高是因南方此刻同樣麵臨饑荒,新米要到五月才會有收成。"
齊淩似乎並未察覺丁謂為何驚訝,他想了想,十分認真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