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夫人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女兒將來會嫁給皇帝,這樁旨意來的太匆忙,叫她覺得猝不及防。
陛下尚且還是東宮太子時,皎皎和他的交情就不深厚。
盛夫人還記得皎皎小時候去宮裡陪太子念書,頭兩天進宮心裡害怕得很,清早起來抱著她的脖子不肯撒手,眨著漆黑明亮的水眸,可憐巴巴跟她說不想去。
盛夫人當時也怕皎皎去了東宮會被人欺負,打起了退堂鼓,抱緊女兒看著丈夫說:“不然還是算了吧。”
丈夫不置一詞,隻是把皎皎從她懷中抱走,讓人送到了東宮。
大概過了快有半個月,皎皎對去東宮陪太子念書這事才沒有那般抗拒。早晨穿衣時,還奶聲奶氣小聲和她說:“今天又能見到衛璟啦。”
盛夫人剛給她穿好虎頭鞋,聽見她這句話怔了怔,隨後捂著她的嘴,“誰教你這樣喊他的?以後不許這樣。”
小皎皎說:“我看見他的名字了呀。”
他的字寫得比她好看。
衛璟。
她被母親從床上抱起來,冬天剛下過陣雪,外頭天氣冷,盛夫人將女兒包裹的嚴嚴實實,又讓她穿上暖和的鬥篷,雪白的狐狸毛襯出她的粉雕玉琢。
“看見了也不能叫,更不能在太子麵前這樣叫,沒規矩。”
皎皎不解:“可是衛璟已經聽見了呀。”
她年紀尚小還很貪玩,沒事就戳了戳自己的手指頭來玩,邊說:“衛璟不生氣的,還給我糖吃。”
盛夫人無奈笑了笑,心想太子脾氣真好。
也是,自幼就被大儒教養。
禮數氣度自然不是尋常人能比得上。
“那是太子脾氣好。”
“嗯嗯,衛璟脾氣好。”
小孩子也聽不懂母親說的什麼意思,點著小腦袋學著她母親說話。
盛夫人那時覺著皎皎若是與太子合得來,未必不是好事。可之後幾年,皎皎同太子顯然生分疏遠了起來。
回想往事,恍如昨日。
盛夫人緊張捏著手帕,聽到雲煙從後院帶來的消息,心裡舒了口氣。
她怕女兒答應,更怕女兒不情願。
若是皎皎心裡不肯,她這個母親也幫不上什麼忙,皇帝的旨意就像一座大山壓在所有人的頭頂,叫人喘不過氣。
抗旨不尊,是可以滿門抄斬的。
曹公公將聖旨留下,即刻回宮複命,臨彆前笑眯眯恭賀盛大人和盛夫人。
盛暄心情複雜,轉過身來看著妻子,唇角微動,卻是半晌沒說出話來。
罷了罷了,都是孽緣。
旨意匆忙,婚期定的也倉促,就在一個月之後。
上回的親事,落得一地雞毛。
這回又得重新準備,匾額要換新的,紅綢布紅燈籠紅蠟燭更是樣樣都不能少。
府裡熱熱鬨鬨,盛皎月的院子也不落清淨。
家裡的幾個妹妹在幫她繡帕子,她不會女紅。
看著妹妹們和母親坐在窗邊,討論著帕子上的花樣,她覺得竹紋好看,母親卻覺得太素,馬上要成婚,還是喜慶的花樣更為吉利。
陽光正好曬著床邊,將她們的麵龐曬得暖融融的。
繡好了帕子,還有貼身穿在裡麵的肚兜。
都是用新買來的紅色綢緞做的。
盛夫人能為女兒做的不多,往後她入了宮,都難再見上一麵。
都說後宮深似海,將來什麼樣,誰也說不準。
太後對盛家恨之入骨,保不準要在宮裡給她難堪。
而新帝,似乎也並不打算重用她的父親。反倒是三房的盛清寧在朝堂上混的越發如魚得水,頗有青雲直上之勢。
三房和大房,這些年也沒有多深厚的情誼。
以前盛清寧就和她不對頭,這個姐姐進了宮,以後有什麼事情要他這個弟弟幫忙,怕也是指望不上的。
盛夫人越想越覺得憂心忡忡,還是不想了。
她重新打起精神,將還悠閒自在吃著糕點的女兒喚到自己的身邊,“你還有心思吃糕呢?過來看看這個鴛鴦交頸好不好看。”
盛皎月低頭,認認真真瞧了眼,綢緞上用細線交織的圖案栩栩如生,“好看的。”
盛夫人抿唇笑了笑,心裡高興了幾分。隨即她又問道:“你想不想學?”
在宮裡,說到底還是得看皇帝的臉色。
帝王雖是她的丈夫,想來不會同尋常夫妻如此恩愛。
盛夫人怕女兒在宮裡受委屈,娘家人幫不上什麼忙,真受了欺負娘家人也無法幫她出氣撐腰。
隻盼著新帝能對她好點,看在相識多年的麵上,好好待她。
盛皎月茫然:“母親,我為何要學?”
她自幼受儘了委屈,盛夫人從來都舍不得逼她做不情願的事情,若是嫁的白丁布衣之家,自然不需要她學這些。
偏偏她要嫁的是這世上身份最尊貴的男人。
“為你日後的夫婿繡兩張帕子也是好的。”
“不用的。”盛皎月看著她的母親,認真地說:“他什麼都不缺。”
宮裡什麼都有。
要她做針線活,真是難為她了。
盛皎月以前閒來無事也曾經拿起過針線,試著穿針引線,還沒繡出個什麼能看的東西,手指頭就不知道被戳了多少針。
疼都疼死了。
從那之後,她就再也不去動針線盒。
就像她盤不好發髻,穿不好繁雜的裙子,是一個道理。
她不會做針線活。
不會就是不會。
如果衛璟一定想要她繡的帕子,她可以去買幾個漂亮的小手帕,裝作是自己繡的。
盛夫人拿她沒辦法,“你不想學就算了。”
這孩子確實被他們養的不食人間煙火了些,女孩兒嬌貴精細點,總歸沒錯。
盛夫人忍不住又問:“上回讓你看食譜你可曾看了?”
盛皎月如實搖了搖頭:“沒有。”
她又點頭,“也不是沒看,看過也學不會。”
盛夫人徹底打消了讓她去學著做些日後能討好帝王的事情,她隻要不出錯就好。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叫她學著燉兩個湯,也是有些為難人。
外頭韶光正豔,陽光絢爛暖熱。
盛夫人打從骨子裡心疼女兒,攥緊了她的雙手,舍不得鬆開,她動了動嘴角,緩聲慢吞吞地說:“陛下正值壯年,性格頗為清冷,你不要萬事都忍,若身子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說。”
盛夫人當初見過新帝抱著女兒的“屍體”發瘋的樣子,眼底陰晦的癲狂讓她覺得膽顫心驚。動起真格,夠讓人喝上一壺。
新帝看著消瘦,那雙手臂力氣不小,提著劍的時候殺氣四溢,青色筋脈若隱若現。
女兒身板瘦弱,吃不消男人的磋磨。如果一直忍著不說,吃苦受罪的是她。
“我知道。”
“嗯。”
盛夫人還不知道女兒已經和皇帝有了夫妻之實。
她張口想告訴她點什麼,想了想還是將話咽了回去。
皇帝娶妻是大事,不過帝王尚在孝期。如此行事,朝臣頗有微詞。
衛璟讓人將那些生事的迂人拖下去打了板子,這些聲音漸漸也就消停了。
大婚之前,盛皎月和衛璟私下又見了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