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沙裡飛忙得腳不沾地,就是為了此事。至於李衍,除去抓捕陰犯得到的三道罡令、煥然一新的大羅法身,便是這隻燧發手槍。
大宣朝對火器監察嚴格,這種東西自然不能亂說,李衍當時偷偷藏下,隻有沙裡飛和王道玄知曉。
當時仔細搜索,還找到了老和尚所用彈丸。
這種彈丸很原始,就是用麻布做的小包,分為兩截,前半截裝著鉛丸,後半截裝著火藥。
李衍前世根本沒見過真槍,更彆說這種古董玩意兒,琢磨了兩天才弄清楚用法。
這遂發手槍製作精良,堪稱藝術品。
但看著好看,用起來可真麻煩。
首先要將藥包後麵扯開,隨後倒出一點到火藥艙,再將剩下的塞入槍管。
槍管下有通條,還得捅上一捅,將火藥彈丸塞緊,開槍時燧石激發火藥艙,射出彈丸。
李衍算了一下,即便他槍法練準了,還有一定距離,按照江湖中暗勁好手的速度,頂多能發射兩槍。
兩槍過後,就是燒火棍。
而且若對方有了防備,身法靈活,還不一定能打中要害。
所以說,隻能出其不意殺人。
但這玩意兒,又不能不練。
李衍可是見識過新式火藥威力,已不能以前世常理視之,而且當時還聞到了一些特殊氣味。
大宣朝能工巧匠不少,若真做出使用新式火藥的槍械,許多事情都將改變…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即便朝廷管控,這東西也肯定會流入民間。
以後江湖爭鬥拔槍互射,
李衍也不會覺得奇怪。
又收拾了一番,將槍仔細藏好後,李衍這才推門而出,展了個懶腰,開始練習大雲雷音。
槍要練,功夫更不能落下。
武器再好,也得看用的是誰。
咚咚咚!
沒過多久,院門忽然敲響。
李衍已聞到對方氣味,連忙開門。
門外,赫然是巷內鄰居鄭顯。
“鄭大人,快請進。”
李衍麵帶笑容,請人進屋。
“就是個小吏,擔不得大人。”
鄭顯連忙擺手,跟著李衍進屋後,才從懷裡掏出一疊紙,上麵字跡嶄新,顯然是剛剛抄寫。
“這便是當時案件卷宗。”
鄭顯依次擺開,低聲道:“這些是李兄弟父親死時的卷宗,因為事關鹹陽神拳會長一職,你爺爺也不依不饒,所以衙門問了很多證詞…”
“這是後來那間青樓火災的卷宗,之前還有幾名窯姐暴斃,但因無人追究,都是草草了案…”
“這是彌勒教副教主,‘紅女’欒紅兒的相關卷宗,與都尉司比沒那麼詳細,李兄弟若有關係,還是去都尉司查找卷宗更好…”
李衍仔細查看,麵帶感激,“多謝鄭兄弟。”
“哪裡的話。”
鄭顯連忙搖頭,正色道:“若不是你相助,在下那孩子早已喪命,還得您推薦,拜了羅道長為師,自此逆天改命。”
“這份恩情,怎麼還都不為過,在下隻是普通小吏,能做的也隻有這些。”
說著,又開口道:“咱們陝州並不靠海,東瀛那邊的消息不多,但我還是托人問了。”
“本能寺之戰,發生在二十五年前,據說是有個叫織田的奸雄手下叛亂,那會兒正好也是大宣北疆之戰。”
“如今東瀛本土戰火已經平息,但很多流亡賊寇時常在海上襲擾…”
“多謝鄭兄,要不咱們待會兒喝一杯?”
“不用,衙門還有公務,不敢待太久。”
將鄭顯送走後,李衍又回到房中查看卷宗。
香積寺那邊得到的情報,他自然不能放過,都尉司押走了陸公原,但他知道,即便和關萬徹有些關係,也很難從都尉司拿到情報。
幸好,他的鄰居鄭顯,是長安府衙門負責管理卷宗的書吏,李衍便托其抄錄當時卷宗。
一份份卷宗查看,李衍眉頭緊蹙。
卷宗之上,一切都顯得很正常。
但此事肯定有隱情。
看了一會兒,李衍還是放下卷宗,摸了摸眉頭,隻覺毫無頭緒。
時間過去太久,上麵的人一個都不認識,恐怕有的已經老死,想查出當年舊事,簡直難上加難。
還有那老和尚惠清。
自己從陰司井中看到,對方是東瀛陰陽師,於本能寺一戰時死亡,又還陽附身和尚身上。
對方肯定不會是專門來神州。
那麼隻有一個可能:
趙長生曾去過東瀛,將其帶回!
此人到底什麼來曆?
或許,太玄正教知道的更多一些。
李衍當然想弄清此事,但太玄正教中,他真正稱得上朋友的,便隻有羅明子。
而前陣子太玄正教齊出,也不知在忙什麼,至今都沒歸來。
就在這時,院門又被打開,沙裡飛的笑聲響起,“衍小哥,快看誰來了!”
李衍自然已經聞到,笑著出門拱手道:“萬前輩,彆來無恙啊。”
來者,正是鹹陽聞聲閣萬掌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