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
今天,是教學培訓中心開例會的日子。
例會上,三駕馬車、陶江濤院長,副主任向譚,杜青寧教授等人,全都出席。
而趙培儒這個大忙人,竟然也罕見的露麵了。
能看到趙培儒這尊牛人,一眾教學老師們,都特彆高興。
杜青寧教授笑著道:“彆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做夢都不敢想的位置,我們一輩子都拿不到的位置。讓趙主任您給拿到了!”
“真讓人羨慕啊!”
眾人都笑嗬嗬的,羨慕的看向趙培儒。
在場的眾人,在各自的領域,都算是重份量級彆了。但和趙培儒這位863計劃項目負責人一比,就相形見絀,完全不夠看了。
可以說,現在的趙培儒,已經明顯的超越他們一個大的檔次了。
眾人說笑了一陣後。
薑教授道:“現在,趙主任身上的擔子,也是最重的。”
“恐怕整個東南五省,幾十萬醫生,全盯著他呢。”
眾人心裡也一沉,項目是爭取來了,但如果做不好,甚至導致項目流失的話,那這幾十萬醫生,會怎麼看趙培儒?
人群中,一些稍微年輕一些的講師,此刻心裡也一悚然一驚!
之前,他們隻看到這個位置的光芒了。忽略了失敗後的可怕後果。這麼重要的機會,被第一負責人搞沒掉的話,那會被眾人背地裡戳脊梁骨的吧?
如果換成是他們來當這第一責任人,恐怕已經被這股巨大的壓力,給壓垮了。
趙培儒笑道:“正是因為所有人都盯著我們,我們才要更好的完成863項目。“
“今天我來,我是邀請大家加入項目組的。”
“薑教授、馮教授、舒雲教授、陶院長,杜教授。”
“我在此,誠摯的邀請你們幾人,帶領你們的團隊,一起加入863項目計劃。“
“項目組需要你們的出力。”
眾人理解的“出力”,和趙培儒口中的“出力”,明顯是兩個意思。
他們以為是需要他們的科研能力,而趙培儒卻想的是讓他們乾雜活,麻煩活。
此刻,眾人心裡頗為激動!
863計劃項目啊!
太誘人了!
能有幸加入其中,參與其中,這是莫大的榮譽,是一輩子都很難能遇到的機會!
被邀請到的幾人,心情都是激蕩振奮。而沒被邀請道的年輕講師們,則心裡暗暗有些失落,但也能認得清自己,自己的實力水平上,還是差了一些。
說動這些人後。
四院的大院長宋校文,副院長潘明德,找到趙培儒。
“趙主任,你接下這863計劃項目後,任務重,負擔大!”
“你把臨床一線和教培中心那邊的工作,脫一脫身。交給其他人來負責。”
“你專心攻克863項目這一塊兒。這是目前,咱整個東南地區最重要的任務。”
四院領導們,生怕瑣事會影響到趙培儒,影響到863的進度。
趙培儒微微點頭。
實際上,臨床科室一線,一直在靠馬林、柴寶榮。科研教培中心,一直在靠向譚、杜青寧。其他負責的項目,也都有依靠的負責人。他幾乎全是甩手掌櫃。
想脫身脫產,太容易了。
隨後,趙培儒出了四院。
“我這項目團隊,還得再要一些人。”
海量的繁雜資料工作,都需要人手來完成。
還得找一些“冤大頭”。
當然,這“冤大頭”,彆人爭著搶著,不惜頭破血流都想來當呢。
趙培儒記得,上次做“保膽手術”,同時也加入了他“保膽項目組“的孔嚴謹教授、韓主任、陶教授幾個人,也都是好苗子,值得帶一帶。
在趙培儒四處招攬名醫好手的同時
市中心醫院的尹廣海主任、省腫瘤醫院的嶽謙益主任、醫科大附屬醫院的賈彥軍主任,省膽道醫院的崔永信主任
這些趙培儒的老熟人們,也都在各自的醫院,討論著趙培儒。
“趙培儒主任這是徹底起飛了,都已經是863計劃的負責人了。”
“之前和我合作時,誰能想到,我會和一個將來的863項目負責人合作?“
要是早知道,就多向趙培儒學習,請教了。
現在再去請教?
現在趙培儒身兼數職,肯定忙得要死,哪還能顧得上他們這些人呢。
每個人都有一個直觀感受
趙培儒和他,已經不是一個層次了,
而且,還會更進一步拉開差距。
隻要能把863計劃完成,做出成績,那趙培儒將會一飛衝天!
聲望、地位都會空前拔高,受到更高層次的重視!
江南省醫科大學。
最近大學生群體裡,如果要票選出“最受歡迎的醫生“,那絕對是趙培儒。
在教室裡,宿舍裡,圖書館裡,學生們討論最多的名字,就是趙培儒。
“863計劃負責人啊,這個名頭,簡直是我們所有醫學生,夢寐以求的名號啊!”
在學生群體中,趙培儒這個名字,就猶如一個英雄一般。
能把國家863計劃爭取回來,那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有醫學生在提起趙培儒這個名字時,眼眸裡都帶有崇拜、仰慕、熾熱之光。
“可惜啊!”
“我聽說,在醫務人員學習pp上,可以看到趙培儒老師的很多課。”
“不僅有理論課,還有手術實例課,還有實時講解。”
“可惜咱還隻是醫學生,不是注冊醫生,沒法看到這麼精彩的講課了。”
眾多學生,非常渴求的,就是想聽趙培儒的課程。
隨著趙培儒如今的名氣越來越大,學生們的這一渴求訴求也越來越高。
有很多學生向老師們反應,請求學校將趙培儒的課程,開放給廣大學生群體。
這一夙願,通過所有講師、助教、輔導員、教授等人的口
最終,彙總到薑教授這裡。
薑教授對麵,站著醫科大附屬醫院的副院長。
薑教授啞然失笑道:“學生們都想聽趙培儒的課?而且還有這麼高的請願比例?“
平板電腦上顯示,學生們的請願比例,已經超過了80。
而在此之前,其他講師的最高的請願比例,也就是30左右。
因為有數量不少的學生,並沒有這麼多麼高的學習**,他們還想著趁著大學時代,放鬆放鬆,玩一玩呢。
而那些好學上進的學生群體,也“粉”的是不同的名醫,不可能對某一個人的請願比例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