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所有交流環節結束後。
兩省的高層領導,也初步商量出了互相引進的技術等事項。
這次交流工作,進行一天半。
等眾人從西南地區回來,各自回各自省份時。
小巴車上,江南省大會長葛建明笑道:“這次,趙主任給咱爭了不少光啊。”
“彆看蘇省和福省兩個醫療強省,各自出了兩名專家代表,數量比咱多。”
“可西南地區的那些專家代表們,全是衝著咱趙培儒主任來的。”
“西南地區各省份的領導,目光也都在咱這邊,想要引進的很多技術項目,也都是咱這邊的。”
副會長王俞也笑道:”說明今年的兩地交流會,咱才是主菜。其他人,都是配菜!“
幾人都笑。
說笑了一陣後。
大會長葛建明,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這些風光,其實都隻是暫時的。”
“有這個名頭,彆人都要高看趙主任一眼,高看咱江南省一眼。目前來說,確實很風光。”
“但如果到時項目做不出成績,甚至是項目被迫流轉出去,那咱蹦得有多高,到時摔的就有多疼!這些光彩,到時候反而成了給咱的難看。“
王俞也鄭重的點頭:”所以,關鍵還是得項目作出成績才行。“
兩人都扭頭看向趙培儒。
“趙主任,這次辛苦你了,你最近辛苦點,如果有什麼要求、需求,儘管和省裡開口,省裡一定會傾儘全力的幫你。”
“省裡做不到的,我會向聯席組委會申請協調。”
“彆的事你都不用管,專心做好項目就行!”
“等這次項目結束後,好好給你放個假,休息休息!”
……
回到四院。
趙培儒看著新組建起來的“863專項項目組”團隊。
人手也不算少了。
基本上,全麵覆蓋了這次任務所需要的各個領域的人才。
趙培儒打算……
讓“三駕馬車”的薑啟民、馮正源、舒雲三位教授,負責肝癌領域的任務。
陶江濤院長、孔嚴謹教授、韓主任、陶教授等人,負責肝門部膽管癌領域的難題任務。
剩下的人,則負責胰腺十二指腸器官的病變累及處理。
這些主要負責人,每個人還都帶領著一支團隊。
整個“863計劃項目”的項目組人數,加上趙培儒自己帶領的孟祥、牧思思,總共有近50人,由10支小團隊組建而成。
“這些人,應該足夠了。”
與此同時,依然有無數人,給趙培儒“暗送秋波”。
都想進組。
眾人的小算盤打的很好,都想著……隻要能進組,就能沾上光,自己的個人履曆上,就能多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還有試圖走後門的,給趙培儒真的暗送秋波的,各種暗示的。
也有試圖通過某些領導的人脈關係,試圖遊說,隻求能掛個名的。
各顯神通。
現在趙培儒的863計劃組,就是整個東南地區,最香的一塊香餑餑,誰都想爭著搶著來分一口。
隻可惜……
趙培儒誰的麵子都不賣。
這種人情關係,太劣質了,他根本不屑於要。
他需要的,是優質的人情關係。
他直接,對外公布了最終名單。這也就意味著,不會再吸納其他人進組了。
無數人,頓時黯然失色,徹夜難眠。
而有幸被薑教授、馮教授等人帶入組的團隊成員們,則驚喜連連。感覺自己跟中了大獎似地!但同時,無數人的目光盯向了他們,他們也感受到了山一般大的壓力。
趙培儒確定了團隊成員名單後。
把項目駐地,定在四院的教培科研中心。
旁邊新外科樓的實驗室和手術室,也專門為項目組劃分了專用手術室、實驗室出來。
今天。
整個項目組近五十人,全部彙聚在教培中心的四樓。
大會議室裡,中間設立了一個圓桌。
圓桌隻能坐下十餘個人,隻有每支團隊的負責人,才有資格坐在圓桌這裡。
其他的各組團隊成員,則隻能分散坐在四周的桌椅後麵。
等所有人都到齊後。
被趙培儒任命為項目組副組長的薑啟明教授,開口道:
“趙主任在外科樓那邊,還有點事情沒處理完。”
“讓我們先開始會議。“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今天,是我們全體項目組成員,第一次開大會,以後這種大會,將以周會形式舉行。彙報各自項目組的進度。“
“而各團隊的負責人的圓桌會議,則每天早上都要開一次,總結前一天的團隊進度。”
“這是我和趙主任商量後,共同定下的製度。”
說完規則製度後。
薑教授笑道:“首先,我要恭喜在座的每一個人。”
“能進入863項目組,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也是對各位水平實力的一種肯定。”
“當然,完成863項目之後,那才是真正的風光。”
“所以……我希望!”
“大家近段時間,爭取能犧牲一下個人時間,加班加點,把項目進度儘快推進,做出初期成績來。”
“現在,全省人民,乃至整個東南地區的老百姓和同行們,都在盯著我們這,我們隻有以光輝的成績,來回應這些或期待、或質疑的目光。”
眾人都深吸了口氣,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之前的興奮,很快就被壓力壓下去了。
說完開場白後。
所有團隊成員,分散坐在四周的桌椅後麵,他們是沒有發言權的。
而每支團隊的負責人,坐在圓桌旁,正式討論起了項目方向。
馮教授道:“各位,項目的要求,是根治肝癌並肝門部膽管癌,惡性腫瘤累及周邊多個臟器的病情。”
“依我看,這其中最核心的,還是得先解決肝癌和膽管癌。但……”
“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也是我們這個項目方向中,最難的一環。”
“那就是。我們可能得經過兩次,甚至三次手術,才能將病人體內的這些病源,全部根除。”
孔嚴謹教授皺眉道:“可是癌細胞,不會給我們那麼多時間啊。”
“如果先做肝癌,那累計臟器的惡性腫瘤,有可能在第二次、第三次手術時,二次感染正常的肝臟組織。”
“這不就等於手術白做了嗎?”
“咱這,簡直是在和癌細胞賽跑啊!”
“況且,得了器官簇癌症,被累積到多個臟器的病人,已經是病入膏肓,體質差,手術耐受低,能接受這接連幾次手術嗎?”
眾人都麵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