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組長的格局,真大!(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1073 字 11個月前

那這道題,就得需要各種精妙的構思,得用最基礎的、最簡單的方式,去堆疊步驟,用龐大的步驟量,來一步步推導解題,過程非常麻煩。

就在眾人一個個都愁眉苦臉的時候。

辦完事的趙培儒,推門進來。

“趙主任!”

“趙老師!”

“趙組長!”

一群人,連忙起身打招呼。

即便是三駕馬車這種老資曆的,此刻也站起來,表示對趙培儒這位組長的尊敬。

“都坐吧!以後不用這些虛禮。“趙培儒笑著壓了壓手。

眾人都坐了下來。

趙培儒看向眾人:“大家剛才討論了到哪一步了?”

他這話一問,卻是沒有一個人回答。

眾人剛進組時的興高采烈、鬥誌昂揚,此刻……全都內斂了。

麵對如此高難度的難題,眾人隻感覺無解,甚至有些絕望。

有些人,都有點想打退堂鼓了。

“我彙報一下剛才的討論情況吧。”

薑教授作為副組長,拿起了筆記本。

把剛才眾人討論出的所有方向,都說了一遍。

並且還將所有方向都分成了“優質方向“和“次選方向”、“不考慮方向”。

最終,薑教授說完。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趙培儒身上。

趙培儒聽完,心裡也給眾人點了個讚。

雖說江南省的技術底蘊積攢少,但那是客觀原因。

而這些專家們的個人眼光和思路,卻是一點都不落伍。

尤其是舒雲教授。

能想到將整個“肝膽胰十二指腸”進行“器官簇整體移植”,這就是相當正確的想法。

趙培儒的腦海中,就有對應的“整體器官簇移植技術方案。”

“本來,我還在幾種技術方案中猶豫不決,沒想好該用哪一種。”

麵對這個項目,彆人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一種可行的方案來。

但趙培儒,卻是腦海裡有好幾種可用的方案,在猶豫糾結,不知道該用哪種。

其中一項,就是“整體器官簇移植技術方案”。

這也是根除率最高的一種方案。

既然,舒雲教授正好提出了這個種方案,那趙培儒就順水推舟。

就用這套方案了!

在眾人的目光下。

趙培儒拿出筆,在“器官簇整體移植方案”前麵,畫了個勾。

“我讚成舒雲教授的提案。”

“接下來,我們就以這個方向為主,進行難點攻克。”

“其他的方案,暫時作為備用方案。”

眾人一聽,心裡一驚!趙主任怎麼選了一個“次選方案?”

“趙主任……”

“這套方案,手術難度是最大的,不僅涉及多個供體器官的切除與修整。”

“同時,還涉及受體多個病變器官的切除與器官簇的移植,胃腸道重建等等……“

“這裡麵的每個步驟,都對最終手術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一步錯,整個方案就會失敗。”

“移植風險大,手術時間長,術中意外多、術中循環係統波動大、感染機會也多……”

“這難點,太多了啊!”

有的人還想勸說。

趙培儒壓下了眾人的聲音:“我們姑且不論困難程度。單說根除率,舒雲教授的這套方案,是不是最高的?”

眾人不由得點點頭。

確實,這套方案難度是大,但卻是所有方案中,最能根除病人體內癌症病灶的。

而他們剛才所總結的幾個“優質方案”,看似難度低一些,但根除率卻並不理想,甚至一些,隻是保守姑息治療。

簡單是簡單,但項目完成度,太低了!

真要彙報到上麵,恐怕上麵也不會滿意的。

趙培儒道:“既然國家和聯席組委會,將863計劃這麼重要的項目,交到了我們這些人手裡,我們就要把這件事做好。”

“難點,我們一一攻克。”

“困難,我們一一克服。”

“我希望,最終,能給社會,給國家,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而不是一份劣質答卷。”

眾人聽完這句話,在心裡都不由得誇了一句……

組長的格局,真大!

組長的目標,真高!

相比起來,他們隻想著一心完成項目而已,哪怕低質量的完成。而趙培儒,卻是要把項目完成到完美!完成度拉滿!

薑教授等幾個老資曆,也苦笑著對視一眼。

“看來,咱幾個的任務,愈發重了。”

“既然定下這個方向,那咱就越是得下功夫了。”

眾人心底裡,也都認可這套方案的根除率。這套方案一旦完成,確實才能說是完整的完成了這個項目。

既然承擔了863項目這個責任,那就把它做好吧!

“那就……開始乾活吧!”

眾人潛下心來,仔細的推演這套方案中,可能會出現的難點。

定下了方向,他們的研究、試驗等工作,就能一一開展了。

趙培儒按照他之前的計劃,給十支團隊劃分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分組承接不同的項目目標、攻克不同的難點。

……

無數人,都在關注著江南省,關注著市四院的教培中心。

準確的說,是在關注著863項目組的一舉一動。

這次會議後,牧思思就將趙培儒決定的方向,更新到了“863項目組工作進程紀要”上麵。

這是每個重大項目組,都要做的一份公開紀要,需要定時公開項目進度,也是對國家、社會的一個交代。

不過,涉及到具體的技術和方案,則是保密的。

蘇省。

蘇省的周禾平等人,本來就不滿於趙培儒沒有讓他們蘇省參與,一直都有些耿耿於懷。

認為少了他們蘇省,江南省肯定會失敗。

本來,就等著看江南省的笑話呢。

結果這一看到江南省公布出來的“項目進程紀要”,周禾平和他的幾個弟子們,頓時都笑出了聲。

“這趙培儒,選了一條最難的路,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這條路,想要做出初期成績來,至少得一到兩年。”

“而上麵,根本不會給他們這麼長的時間。”

“看來,趙培儒要失敗了,項目要流轉出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