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眾人來到肝病腫瘤專區,住院部區。
這裡集中了全醫院最困難危重複雜的病人,所配備的醫生團隊,也是全腫瘤醫院最優秀的。
今天的三名值班醫師得知這麼大陣仗後,也趕緊出來。
嶽謙益和責任醫師說了幾句,責任醫師立即意識到了嚴重性,立即道:“請來這邊。病人在12號床。“
12號床在重症監護病房,屬於重症監護床。
家屬隻能呆在外麵,裡麵有專業的護士和護工來護理病人。
三名家屬,此刻正在發呆,煎熬,心情紛亂、難受。
病人丈夫捂著臉,回想著和妻子一輩子的點點滴滴,眼睛控製不住的濕潤。
兩個孩子也抓著頭發,來回踱步,嘗試著給認識的同學、朋友打電話,打聽打聽哪裡有高明的醫生,能給母親治治病。
儘他們這輩子,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儘孝的機會。
正這時。
三人聽到腳步聲,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眼走廊。
還以為,是其他病人家屬過來了。
結果,看到了一大群白大褂,大約二十來人,一下子湧了過來。
為首的三個白大褂,年紀看著已經很大了,而且每個人身上的氣質,一看就是久居上位,很有涵養,很有專家名醫的氣度。
來的正是薑教授等人,以及人數更多的嶽謙益等腫瘤醫院的隨行人員。
責任醫生在牆上的呼叫鈴上,按了下指紋,感應門隨即打開。
“把12床病人的資料,整理好,依次放在台上,領導要看。”
裡麵護士台後麵的護士,一看這麼大的陣仗,也嚇了一跳,趕緊叫了幾個幫手,一起過來整理。
外麵長椅旁的三個家屬,這幾天對“12床”這個詞,已經極為敏感了。
此刻一聽到,頓時驚了一跳!
“這不是是我媽的病床號麼?!”
“這些人,都是衝著我媽來的?”
這些人,一看就是名醫、專家。
難道?醫院重視我媽了?終於把專家們派下來了?
在護士們整理資料的空當。
薑教授幾人,來到12床邊。
耳邊是“滴滴滴”的生命體征檢測儀發出的聲音,鼻子裡是消毒水的味道,眼前病床上,是一具乾瘦的身軀。
長期的癌症折磨,讓病人麵色蒼白,嘴唇一點血色都沒有。
感覺到有人過來,病人睜開有些渾濁的眼,等她看清竟然來了這麼多白大褂後,強烈求生的**,讓她伸出了枯瘦如樹枝的手臂,想要去抓薑教授的白大褂下擺。
她張開嘴巴,想要說什麼,但最終,也隻發出了幾聲“嗚嗚“的聲音。
正這時,大院長鄧玉才,從抗癌研究所趕了過來。
“薑教授、馮教授、陶院長,你們三位怎麼都來了?”
看到鄧玉才這位大院長出現,嶽謙益主任等腫瘤醫院的人,頓時心裡有了主心骨。
“鄧所長。”
薑教授解釋道:“我們是為863項目的病人而來的。”
“之前我們已經走了好幾家醫院,看了好幾例病人了。但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
“所以這次,也就是先過來看看病人的實際情況,看看是否符合項目要求。也要看看病人和家屬的治療意願。”
薑教授笑道:“還不知道能不能確定呢,所以,也就沒有驚動你。”
鄧玉才心裡一驚,都到找病人階段了?
這麼說
第一階段的理論推演,試驗論證階段,都已經結束了?
那麼難的863計劃項目,已經想出應對的辦法了?
“薑教授,難道說,你們的方案已經”
薑教授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話。
這裡人多眼雜,顯然不是說具體內容的時候。
鄧玉才也心知肚明,他從薑教授的表情和點頭動作中,已經領悟到了。
他心裡被狠狠的震了一下!
竟然,真的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了!
那麼多人不看好江南省能完成863計劃,而項目組卻異常給力,竟然推進的這麼快!
他連忙點點頭道:“好好好,那趕緊查看病人情況吧。”
看完病人後,眾人來到護士站。
資料已經整理完畢。
薑教授幾人翻看著病人的所有資料,仔細查看核對。
病人56歲,之前做過一次肝移植手術,之後經過3個化療療程,期間一直發現甲胎蛋白反複波動。
出院後,到了複診檢查時間,病人卻沒來。
這次住院,也是病人發病了好長時間,一直忍著不願意來醫院。
來到醫院後,發現癌症病灶已經再次累及肝臟、肝門膽管、腹膜後淋巴結及胰腺轉移,累及整個肝膽胰區域,門靜脈癌栓。
檢查結果出來後,諱疾忌醫的病人,反而有著強烈的求生**。
這種病人的心裡,醫生們見得太多了。
來醫院前,是一心盼著自己沒病,以為隻要不去醫院,沒做檢查檢查,那自己就沒事。但一旦入院,檢查出病,那就特彆想治好,想儘快治好,離開醫院。
薑教授幾人看完所有資料後
鄧玉才問道:“薑教授,這例病人的情況,符合項目要求嗎?”
薑教授、和馮教授、陶院長兩人交換了一下意見。
“除了有過肝移植史外,其他的所有條件,幾乎是完美符合。”
“可就是這一個肝移植病史,讓治療難度猛增。”
薑教授有些猶豫不決。
這例病人,隻能算是勉強符合項目要求。硬要治療的話,理論上倒也算是可以。
但
他們這863項目,事關重大,無數人盯著呢,尤其是這第一例實際案例的試驗!
病人有過肝移植病史,顯然是無限增大了治療的難度。
陶江濤院長也點頭道:“確實,這例病人,本身身體狀態太差了。”
他看了看周圍,人已經被清空了。
這才低聲道:“咱們的治療方案,是整體器官簇移植。”
“而這例病人的情況,無疑會導致移植手術時,創麵大,容易大出血,術中太容易出現低溫、低血壓等等狀況了。”
幾人都是神色鄭重的微微頷首。
這些因素,都會給本來就超高難度的手術,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馮正源教授道:“但,這已經是我們最近幾天,找到的最合適的病人了。”
“要不,給趙主任打個電話?讓他來決斷吧。”
薑教授點點頭,拿出手機來。
把病人的所有紙質資料,都拍攝下來,給趙培儒發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