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倳
裡麵,詹彤等人看到有趙培儒進來,心裡一跳!
趙院長要親自接手這台手術?
片刻後,魏曉斌也接到通知,趕過來了,可現在趙培儒已經接手,也就用不到他了。
趙培儒道:“詹主任,手術室有全套的結腸鏡設備吧?”
這是消化科的手術室,一眼掃過去……
比較簡陋。
相比於他們肝膽胰外科,投資巨大,各種項目資金砸下去的“豪華”手術室來說,這裡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市級”水平的手術室。
比他在西院區醫療科研總部的設備和裝修級彆,更是差了許多。
好在,這台手術,所需要的設備並不昂貴,腹腔鏡、結腸鏡,都是比較低廉常見的。
詹彤連忙點頭:“有的趙院長。”
她心裡也一顫,難道趙院長要做雙鏡手術?
趙培儒:“你們幾個,誰操扶境最好?”
詹彤下意識就朝助手小黃看去,小黃也輕輕的舉起了手。
“你來給我做助手,腹腔鏡和結腸鏡都能熟練操作吧?術中你我需要多次交換扶境,沒問題吧?”
小黃快速看了眼科主任詹彤,又瞥到後麵狹小觀摩室中的潘明德院長。最終,深深點頭:“沒問題!”
他深吸口氣,知道這是個重大機會。
若是表現不好,那肯定要完。可要是表現好了,說不定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詹彤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後,便退了下去,把主刀c位讓給趙培儒。
下了手術台,詹彤想了下,對旁邊的年輕醫生蘇友梁道:“你去把科裡其他醫生都叫過來。”
“趙院長要做雙鏡技術了,這可是大醫院才有的技術。讓科裡醫生都來觀摩學習。”
蘇友梁心裡一動,他們三院投入那麼大,也沒能引進這雙鏡技術。現在在江新醫院,有機會學到了。
他趕緊跑去叫人了。
片刻後,觀摩室站滿了消化科醫生。
眾人都低聲竊竊私語,怎麼趙院長突然要教學雙鏡技術了。
“詹主任。”
一群消化科主任,站在詹彤後麵,低聲道:“趙院長還會咱消化科的雙鏡技術?”
詹彤瞪了幾人一眼:“雙鏡技術對咱來講很難,可對於趙院長來說,那能叫難嗎?連器官簇移植他都能做,連彭舒院士的腸吻合術他都能改良。還有之前的結腸逆蠕動技術,也是趙院長拿出來的。“
眾人一想還真是,趙院長在結腸領域,都已經拿出了逆蠕動這種技術,再拿出一個雙鏡技術,又怎麼了?
況且在肝膽胰外科,趙培儒估計已經把這兩種內窺鏡,都玩通透了吧?現在隻是將其運用在了結腸領域。
這麼一想,合情合理。
“待會都好好看,好好學,如果誰能率先掌握這雙鏡技術了,我提拔他以後獨立帶一支手術團隊,專門做這雙鏡結腸切除術。”
眾人頓時呼吸都火熱起來!
恨不能瞪大眼睛,一眨都不眨!
……
手術台上,趙培儒對小黃道:“進結腸鏡。”
小黃深吸口氣,逐步進鏡,結腸鏡很容易進,邊充氣邊進鏡,3分鐘左右,結腸鏡就抵達目標區域。
“配合我的腹腔鏡,確定多發腫瘤的位置和上下緣後,逐個用縫線標記。”
趙培儒吩咐著小黃操作結腸鏡的同時,他自己也左右開弓。
他左手持手助器,用超聲刀做遊離工作,從結腸脾曲開始遊離,切開降結腸外側腹膜。
同時,保護輸尿管,在距離縫線標記腫瘤的5厘米處,用棉線帶結紮腸管,在結腸根部解剖腸係膜,用線結紮。
“這兩個鏡搭配著,確實視野好啊。”
“同一個位置目標,用兩個觀察視角,連操作都會變得更有信心。”
“雙鏡確實在視野上有好處。”
觀摩的消化科眾人,看著兩個顯示器上的顯示圖像,情不自禁的出聲肯定。
他們日常工作中,幾乎每天都要做腹腔鏡手術,隻麵對一個圖像和麵對兩個圖像,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是人用兩隻眼睛來定位眼前的一根筆,很準確就能摸到。
但若閉上一隻眼睛,很有可能就會搞錯筆距離自己的真實距離。
手術台上,趙培儒用高位離斷法,離斷結腸中動脈左支和左結腸動脈。隨後用手助器,通過微創切口,取出結腸部分的標本。
“這是……要在體外做切除和縫合操作?”
眾人忽然一怔。
原來,這就是雙鏡操作的奧義麼?
容易用雙鏡直視的部分,就在體內進行遊離、分離、切除。而連雙鏡都難以直視的最核心部分切斷,則直接取出到體外,在體外進行切除和吻合。
兩者一個在體內,一個在體外,本質要求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在視野直視下進行。
很多人,都露出沉思之色。
趙培儒用這一台手術,教會眾人,手術要在視野充分、良好,最好是能在直視狀態下進行。
這樣一是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灶,杜絕遺漏可能。二是能讓術者更有操作信心,讓手術變得更方便、簡單。
切除完成後,趙培儒繼續在體外,行結腸端端吻合術,縫合腸係膜裂孔。檢查之後,才將這段標本長短,重新納回腹腔。
“小黃,檢查術區,是否有活動性出血、滲血情況。”
“噴吐生物蛋白膠。”
“左側腹腔放置橡膠引流管。”
隨著一句句吩咐下來,這台手術,也步入尾聲。
一台手術,總時長隻用了110分鐘,這還包括了詹彤的手術部分,以及手術停滯的等待部分。
如果是讓趙培儒來從頭到尾的負責這台手術,預計80分鐘左右就能全部完成。
“雙鏡技術……原來這麼牛逼!”
眾人一看這手術時長,都驚呆了。這可比一個單腹腔鏡,要快得多啊!
“其實很好理解,單單一個腹腔鏡時,需要斟酌考慮的地方很多,術者本身就在猶豫和徘徊不定中,同時還需要很多輔助手法來輔助定位,這就浪費了時間。”
“而這雙鏡,不僅提高了操作效率,還提高了定位精準度,大大減少了遺漏的概率,這才能讓手術做的又快又好。”
觀摩室的眾人,都在驚訝,讚歎。
科主任詹彤道:“隻用腹腔鏡時,我們往往還需要在病變基底部注射美蘭來標記定位,但往往會遇到著色不明顯,著色範圍廣,有時效性的問題。”
“而用雙鏡技術,這些操作全都可以省略,所以手術效率反而提高了。”
“另外,剛才小黃的腸鏡在退出時,你們聽到趙院長的專門吩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