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這步子邁的有點大(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9732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花園彆墅中,男女明星夫妻兩人還在吵架。

鄧藝周緩緩道:“不是有保姆嗎?”

田婗瞪了丈夫一眼:”保姆和孩子的父母,能一樣嗎?”

“咱倆就是忙工作,陪伴孩子時間太少,孩子現在看見咱倆,都沒有親近感了。”

田婗罵了幾句後,眼淚突然就奔湧而出, 不受控製了。

“我聽說,父母要是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沒有多和孩子親近,等孩子長大了,就會下意識疏遠父母。”

“我們的孩子已經得了先天性疾病了,我們已經虧錢了她太多了,要是再不多陪陪她, 她這麼小……”

田婗越說到後麵,已經泣不成聲。

她自責道:“我也彆說你。”

“我陪孩子的時間,同樣也很少。我也是長時間在外麵工作,每次回來,也陪不了幾天孩子。“

鄧藝周抱住妻子,眼眶也有些泛紅。在外麵時,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需要顧及形象,需要凹人設,但在家裡,他們也就是普通人,也就是普通的一對父母。

“你之前說的……我同意了。”

田婗擦擦眼淚:“去找江南省團隊吧,去找那位姓趙的醫生吧!”

前幾天,丈夫拿著一份新聞給她看,上麵說,江南省趙培儒團隊,開創出了一種能提前年齡適應的醫療技術,能讓先天性巨結腸的孩子早點接受手術。

這手術,反正遲早要做,早點做, 還能早點讓孩子變得健康。

“真的?”

田婗點點頭:“真的,既然手術遲做早做,而且風險是一致的。那……”

她認真道:“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鄧藝周也點點頭。

……

江南省,趙培儒接到了個電話。

是明星夫妻鄧藝周和田婗,輾轉通過一些人脈,打到了他這裡。

詢問能否為自己孩子,治療先天性巨結腸。

趙培儒一聽這個案例,立即答應下來。

他接下來的課題方向,正需要一例新的患兒病人,有了這一例,就正好不用藺勁鬆再去做協調工作了。

……

明星夫妻兩人得到趙培儒的首肯後,當即在電話裡感謝了趙培儒,隨後動身,前往江南省。

兩人剛來到江南省,就被記者們拍到了。

即便兩人帶著鴨舌帽,黑色口罩,遮掩的很好了, 但兩人的名氣實在太大,有一些記者,是專門盯著兩人的行程報道的。

“鄧藝周夫婦突然現身江南省……”

“鄧藝周夫婦帶著孩子, 出現在江新醫院。疑似要為孩子治病。”

“據傳,鄧藝周夫婦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病症,這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如今兩人突然現身江新醫院,很可能是要為孩子求醫問藥……“

“據悉,江新醫院剛剛在‘先天性巨結腸’治療上有技術突破……”

明星夫婦前腳剛進江新醫院西院區,後腳就有鋪天蓋地的報道出現。

相比起之前的關注度來說,這次的社會關注度,是空前的高。

幾乎是一夜之間,主流娛樂媒體,就全是在說這件事兒。

實在是鄧藝周田婗這對兒明星夫妻,熱度太高了,隨便做一件事兒,第二天就可以上娛樂類熱搜的熱榜第一。

順帶的,連“江新醫院”、“先天性巨結腸”,這兩個關鍵詞,也上了熱榜。

如果說,之前趙培儒做出的成績,雖說關注度也很高,但實際上並未出圈,隻是在醫學界內比較火爆而已。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並不怎麼關注。

但這次,幾乎所有關注新聞,每天在手機上刷頭條新聞的人們,都能看到這則消息。

很多人這才知道,江南省有一支團隊,在治療某種先天性疾病上,有非常厲害的手段,就連國內的大明星,那麼有錢的人,也要專門跑去。

聯席組委會。

藺勁鬆在知道這件事後,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次很好的正能量宣傳機會。

他們可以趁勢,借著人們對醫療領域如此熱衷的時刻,趁機宣傳一波。

甚至可以順帶宣傳一下“四個一批”國家基金項目,而他們東南地區,或許就能在和全國最頂尖團隊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這種宣傳,一是能宣揚正能量,二是能宣傳他們東南地區的醫術水平,正在不斷攀升。

藺勁鬆當即讓宣傳科,聯係了多家官方媒體。

在醫學會通過官方媒體宣傳的同時。

國內多家傳播度最廣的娛樂媒體,也紛紛彙聚而來。

娛樂媒體們聯係了鄧藝周夫婦,希望能接受采訪。

鄧藝周夫妻兩這次,本來是不打算對外公布公開的。

可現在,輿論已經被引爆,無數人已經在關注這裡,還不如乾脆直麵鏡頭反而更好,省得一直被猜測。

記者:“請問,網絡上說兩位是為了孩子治病而來,是真的嗎?”

鄧藝周點點頭:"對,很多關心我們的粉絲都知道,我和田婗的孩子,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病症。我們聽說這裡的醫療團隊,在治療這種先天性疾病上非常有優勢。”

田婗也道:“至於很多人問,為何我們會來這裡。”

“我隻想說,作為父母的角色,我們也隻是普通人,哪裡的醫生團隊,能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我們就去哪裡接受治療,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鄧藝周也道:“一切為了孩子。”

記者察覺到,今天的鄧藝周和田婗,特彆配合采訪。

田婗也道:“對,一切為了孩子,這段時間,我推掉了所有通告,將來,我也會為家庭考慮的更多一些。”

記者們眼前一亮,隻這幾句話,就足以讓關注這裡的目光滿意了。

……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趙培儒也作為項目負責人,也在接受官方媒體的采訪。

“趙院長,據說您帶領的團隊,在近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甚至還吸引到了鄧藝周明星夫婦專門前來。”

“請問您認為,您比京都、海市團隊的優勢是在哪裡?競爭四個一批國家基金的優勢在哪裡?”

這才是官媒的重點,旨在突出江南省團隊的優勢所在。

趙培儒:“我們團隊的技術,能提前患兒接受手術時的年齡。讓患兒在最低6個月時就能接受手術,之後,就能像正常寶寶一樣,挽回丟掉的童年。具體技術優勢,還有不開腹、損傷小、恢複快……”

趙培儒把課題技術的優勢,一一進行介紹。

記者心裡一笑,采訪到這個程度,采訪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可這時,趙培儒突然道:“這次治療新病患,我們團隊打算在之前的治療方案上,再次改進,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記者一愣,旋即,朝著詫異的朝旁邊的藺勁鬆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