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蔔
這段內容,在采訪之前,可是沒有交代過的!
也就是說,有新的新聞可以挖掘?
記者一瞬間就來了精神!
“請問是什麼新方案?具體是怎樣的更好療效?”記者興奮起來了。
他是官媒的人,但同時本質上也是個記者,挖掘出新聞,是最能讓他興奮的事兒。
趙培儒道:“我們團隊打算立一個新項目,如果能成功,將能更徹底的切除病變,使用更合適的斜口吻合,這能讓患者在術後無需擴肛等後續治療。也就是說,手術後,患兒就將徹底告彆巨結腸,家屬和患兒將來,都不用再花時間和精力,來和巨結腸後遺症共存。“
記者頓時眼前一亮!
雖然一些專業術語他聽不太懂,但裡麵的幾個關鍵詞,還是被他抓到了。
“這是否意味著,您的新項目攻克的方向,是能更徹底的治療巨結腸?能徹底解除患兒的後顧之憂?“
趙培儒笑著點點頭:“可以這麼理解。”
記者內心無比興奮!他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寫稿報道了!
……
這段報道視頻,很快出現在了東南地區電視衛視上。
與此同時,江南省醫療科研官網上,也同步公布了江南省團隊要立的新項目。
“新項目的研究方向,是再次改進腹腔鏡vae技術,旨在提高根除性,提高療效,徹底簡化vae術式……”
這兩個新聞一出來,輿論頓時嘩然。
全國各醫院的消化科,無數人在討論這件事。
“江南省團隊好凶猛啊,這是又一個巨結腸項目了吧?”
“這是要牟足了勁,和京都、海市兩支團隊競爭啊。”
“江南省團隊這次定的療效目標,有點高啊!這要是成功了,幾乎就能和京都、海市目前的成就相媲美了。”
“這是想一舉把差距迎頭趕上吧?”
……
京都醫療科研院。
灰白色頭發的負責人鄭世新,看到江南省最新的立項目標,頓時笑了。
“老常,我就說,這個趙培儒有點膨脹,有點飄了吧?”
副組長常凱通,湊過來,看了看電腦屏幕,撇撇嘴:“這個項目目標,確實更難,尤其是他想要達到的這幾個療效指標,簡直比我們在實驗室裡的最新技術,還要高。”
“這要是真讓他達成……”
“江南省團隊和咱的差距就沒了。我估計,他是想用這一個課題項目,來跨過咱們兩三個課題項目的差距。”
“嗬嗬。“負責人鄭世新笑道:“他就是想一步跨三步。這就是自大、膨脹的表現。”
常凱通的目光中,也流露出幾分失望。
前幾天,他還親自去了江南省一趟,去招攬趙培儒。
他和趙培儒見過一麵,能察覺到,趙培儒是個睿智,沉穩的人,應該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可沒想到,一切都沒逃過鄭主任的“神機妙算”,這趙培儒,果然還是因為之前的一次成功,而開始飄了,膨脹了。
自己還是看錯趙培儒了。
……
海市旭日醫院團隊。
“這個療效目標跨度……這江南省,怎麼想的?怎麼膽子這麼大?”
寬臉負責人孫墨齡眉頭一簇,看向旁邊的副組長梁斌斌:
“你覺得,這次趙培儒會成功嗎?”
梁斌斌琢磨了片刻:“說不準。”
“雖然我隻和他見過一麵,但能從他身上,看到隻有在秦院士、陳院士他們身上,才能看到的自信氣質。”
孫墨齡笑道:”你對他的評價倒是很高,他比我如何?“
梁斌斌:“給他時間的話,超越您應該是有可能的,可現在時間不多了,這次他的目標,定的又有些大……“
“我估計,他也是意識到了時間不多,才顯得有些心急吧。”
孫墨齡笑著點點頭:“你倒是誠實……“
“不過,他做的這個課題方向,倒是符合我的預期。”
“他這個步子,妄圖邁得太大了,是肯定會失敗的。”
“而到時,等我們把他挖過來,那他的這些課題進度,就會成為我們團隊的基石,讓我們省卻很多精力、時間。到時,這會變成我們海市團隊的成績。“
說完,孫墨齡拿起電話,翻開電話本,找到了一個聯絡人。
“到時,我靠這個人脈,應該能把他挖過來。”
梁斌斌湊過來一看,看到那名字的瞬間,心裡頓時一跳。
……
江新醫院,西院區。
團隊會議室中。
新來的鄭遠、路瑤瑤,以及舒雲、杜榮、小孟、小牧等人,齊聚在這裡。
眾人都有些激動。
“趙院長召集我們來,是要說關於新課題方向吧?”
“肯定是的。小牧,公告是你寫的,關於新項目,趙院長和你說什麼了沒?”
牧思思搖搖頭:“趙老師隻讓我寫公告,沒和我說具體的課題內容。”
他們這個項目組,有點古怪。
彆的項目組,都是成員們群策群力,逐漸有了想法,逐步推進工作,最終通過組長的審批。
而他們這項目組,是組長趙培儒都已經在新聞和官網上,公告說要做新項目新課題新方向了,而他們這些成員,還不知道組長要做什麼呢。
可他們還反而都有些習慣了似地。
反正每次組長趙培儒,都能拿出令人驚歎的想法來。
“你們說,趙院長所說的那些療效目標……真能達到嗎?“
眾人聽到這話,興奮的表情也逐漸凝重。
這次的目標,確實定的有些高了,步子邁的有些大了。
正這時,趙培儒從門外進來。
眾人立即安靜下來,目光全都凝聚到趙培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