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活化石”級大佬(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9717 字 11個月前

縣區年輕醫生小李,嘴裡不停的重複著趙培儒剛才那幾句話。

“用生長抑素,進行藥物性腸胃減壓,緩解梗阻,減除腸壁水腫……對呀,這些都應該成為搶救患者的術前準備部分。”

他激動的看向趙培儒。

他的理論,終於被人認可了!

尤其對方還是鼎鼎大名的趙培儒, 剛剛在巨結腸領域,拿下“四個一批”國家項目基金的大佬!

甚至不僅是被認可,大佬還在他的理論基礎上,又增添了一筆!

這種被認同、被重視的感覺,讓年輕醫生小李心裡激動萬分。

康泰醫院的大外科主任,最終拍板道:“就按趙院長說的去做術前準備。縣二院的小李,你負責給病人做術前準備工作, 急診科的鄧主任配合你。”

“好!我一定不辜負領導們的信任。”

他向趙培儒深深的鞠了一躬。

他這次能被重視,全靠趙培儒的開口,這個恩情,他能記一輩子。

小李深吸了口氣,眼眸中是抑製不住的激動。

他這次如果表現好了,那等回了縣區醫院,就是一次重大表現立功機會。

……

康泰醫院,院長辦公室。

院長等院領導,上來輪流和趙培儒握了手。

院長笑嗬嗬的道:“趙院長,聽說您在指導了巨結腸手術出來後,又在急診科門口,指導了我們的一台搶救手術的術前準備工作。”

“這說明,我們急診科的搶救手術,也同樣存在不足啊!”

他請求道:“您看……能不能也指點一下我們這台搶救手術?”

趙培儒:“客氣了,指點談不上,結腸腫瘤伴急性梗阻這類搶救病人,在全國很多醫院的急診科,其實都存在這種術前準備不足的問題。”

“一味求快, 求搶救時效,這不是個性問題, 而是共性問題。”

院長等院領導們,連連點頭稱是。

趙培儒:“我也正想看看,做好充分術前準備後,這種手術的結果會有多大改變。”

院領導們心裡頓時一喜。隻要趙培儒願意留下來,那就是好事。

這種級彆的大佬,隻要能多停留半天都是好的,說不定隨便指點下麵人幾句,就能成為某診斷治療的關鍵要點。

兩小時後,眾人準時來到手術室上的觀摩室。

下麵,急診科的鄧主任負責主刀帶隊。

上麵,趙培儒、院領導、以及縣區的年輕醫生小李觀摩。

小李有些忐忑,腦子裡一遍遍的過著自己剛才主持的“術前準備工作“,生怕錯漏了什麼,導致影響到這台手術的效果。

下麵,手術開始。

鄧主任行腸道灌洗和切除吻合手術,當遊離到病變腸段,將病變結腸完全暴露出來時……

隻看了一眼, 鄧主任心裡就是大喜!

果然, 腸壁水腫大大減輕!梗阻也有所緩解,這讓他們的手術搶救難度,一下就降低了一個層次!

鄧主任抬頭看了上方一眼,和趙培儒等人點了點頭。

本來一台稍有難度的手術,因此而一下子變得簡單無比。

這台手術,出奇的順利,一點術中意外都沒發生。

等手術結束,眾人彙聚在手術室外。

急診科鄧主任佩服道:“趙院長,您說得對,還有小李,多謝你的提議!這種病人,確實不應該急著搶救,有了充分必要的術前準備後,病人的疼痛感降低,這台手術的難度也大為降低。”

“整台手術做下來,實在是太輕鬆了!”

“和之前的這類型手術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完全不同!”

就像是把“困難”難度,調成了“簡單”難度,這做起來,自然就遊刃有餘,心情放鬆了。

康泰醫院的院領導忽然看向縣二院年輕醫生小李:“你在你們醫院,是跟著張及明吧?你是哪年考進去的?”

小李連忙點頭道,“張主任是我們科主任。”

他臉色有些泛紅,道:“我不是考進去的,我是合同工。”

康泰醫院院領導笑道:“不如來我們醫院吧,來了後跟著消化科的劉主任。”

小李頓時狂喜!

他當然願意!

同樣是合同工,可在康泰醫院這種省級一流的大醫院,無論是工資還是前途,都要比縣醫院高上許多!

而且,消化科的劉主任,可是業界資深大佬,從他身上,必然能學到更多知識。

趙培儒微笑著看著這一幕。

努力的人,應該得到回報。

……

康泰醫院的事結束後,趙培儒正打算回江南省,卻又接到了秦明輝院士打來的電話。

“秦院士?”

那頭,秦明輝院士笑著先和趙培儒問好、寒暄了幾句。

隨後步入正題道:”我有個老朋友,廖慶儀院士,正在做一個項目,裡麵的某個難關,涉及到門靜脈高壓,你能不能幫得上忙?”

廖慶儀院士?

趙培儒一聽這個名字,心裡便是一動!

這位廖慶儀院士,可以說是消化科領域裡的“腸道活化石“!其89歲的高齡,經曆了消化科的許多國內醫學基礎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從是消化科領域裡當之無愧的no·1。

更關鍵的是,趙培儒的這條任務鏈,最終是要加入“全國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的。

而這位廖慶儀院士,正是其中的七位委員之一,也更是七位委員之首,份量最重。

趙培儒想要完成這條任務鏈,就得和這些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們搞好關係。

這幾位委員,雖說沒有直接任命權,但卻有否決權。

之後,他從秦明輝院士手裡,拿到了廖慶儀院士的手機號。

給對方撥打過去後,廖慶儀也明確爽朗的表示,他目前做的結腸腫瘤項目,其中一項涉及到“結腸腫瘤伴門靜脈高壓”,這一難關較難攻克。

廖慶儀團隊裡的小組已經攻克許久,卻是遲遲攻克不下來,需要請一位同時精通兩個細分領域的外援。

正是和秦明輝院士打聽到趙培儒在結腸領域,和肝門靜脈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廖慶儀這才請秦院士幫忙牽線搭橋。

趙培儒一口答應下來。

“這次去幫忙……”

穀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