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活化石”級大佬(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9717 字 11個月前

“或許,我還能順帶完成一項任務。”

趙培儒看向腦海中的任務鏈。

【任務一:在高難度結腸腫瘤手術中展現您的實力。(未完成)。】

【任務二:將一種技術引入拓展到結腸腫瘤領域。(未完成)。】

這兩條任務,到時或許能選一條完成。

……

趙培儒買了第二天的飛機票。

又在湘省逛了一天,領略了一下湘省的風土人情,景點美景。

隨後,趙培儒直飛南都。

很快,便抵達了廖慶儀院士的團隊所在地,南都鐵路醫院。

來到鐵路醫院,見到了這位89歲的老爺子。對方的精神頭雖然還算不錯,但身體狀況,明顯下滑的比較嚴重。

廖慶儀院士長著一副喜人的臉,熱情的接待了趙培儒。

“趙院長,我就開門見山了啊,我這身體狀態,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個月了,我也就不和你多說客廢話了,咱們直接說工作。”

他快人快語道:“我昨天給你打電話後,我團隊裡的‘門靜脈高壓’課題組負責人侯昌,就給我提了個點子,你看行不行。”

他用座機撥了個四位數的內部號碼。很快,一個和趙培儒差不多歲數的侯昌組長,走了進來。

侯昌組長也是個雷厲風行的風格,似乎跟在廖慶儀手下的人,都沾染上了這種風格。他手裡拿著平板,道:“趙院長您看,這是我們組昨天集思廣益,想出來的解決門靜脈高壓難題的辦法……”

侯昌把他的思路說了遍。

趙培儒看完資料,腦海裡過了一遍。

最終他笑著點頭,道:“不錯,這種思路很可行。”

他笑著看向廖慶儀院士:“廖院士,看來我是白來了,侯昌組長提出來的思路,足以解決門靜脈高壓的難題了。”

他看著這“解題思路”,心裡也不禁讚歎,即便是在他腦海中的眾多“解題思路”中,這思路也算得上是非常高明的一種了。

如果是讓他來解決難題,也隻能想出和這種思路不相上下,不分伯仲的思路。

這些院士們麾下的,果然都是些精兵強將啊,能人輩出,實力強勁。

趙培儒想到,在秦明輝院士手下,也有一眾這種精兵強將。

這些人才,都是院士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慢慢網羅彙聚到麾下的,是一支團隊裡最寶貴的財富。

“我什麼時候,才能彙聚這麼一批人?”

“什麼時候,才能彙聚出一支,團隊裡全是院士的隊伍?”

接下來,趙培儒留在這裡,跟了一天組,確保新思路順利的貫徹下去,最終通過了模擬手術推演。

這個“門靜脈高壓”的難關,基本可以確定攻下了。

趙培儒這來了南都一趟,幾乎是白來了,什麼力都沒出,什麼忙都沒幫上。

廖慶儀院士過來,握著趙培儒的手,“趙院長,這次我得多謝你能過來。下次如果有門靜脈高壓領域的難題,我說不準還得去請你。”

這是要送走趙培儒了。

趙培儒道:“廖院士,我還想多留兩天。”

廖慶儀和侯昌疑惑的看向趙培儒。

“門靜脈高壓”的難題,不是已經解決了麼?

趙培儒道:“我觀察了一下你項目組裡的情況,覺得……可以給你的第四課題組加個碼,做一下優化。”

一說到工作,廖慶儀院士頓時認真起來:“怎麼說?”

趙培儒:“我覺得,第四課題組的方向,可以把雙鏡技術引進去。”

廖慶儀院士稍稍一想,便反應過來道:“你是說膽管領域裡的雙鏡技術?”

趙培儒笑道:“對”。

他隻說完這個“對”字,就沒再開口了,而是笑吟吟的看著廖慶儀,等著他拿主意,做決定。

以廖慶儀院士的水平,是肯定能想到將這雙鏡技術引入進結腸腫瘤,是有多麼巨大的好處的。

廖慶儀細細琢磨了片刻後,便眼睛一亮:“我給忙糊塗了啊!這麼好的優化技術,我怎麼給忘在腦後了?”他一拍腦袋:“幸好你提醒!不然我就誤了大事了!”

趙培儒笑道:“不,我這隻是錦上添花而已,即便沒有我的提醒,你這項目的最終評分,分值也會很高。我這,隻會讓你增加個一兩分而已。“

廖慶儀哈哈笑道:“正是因為高分,之後每漲一分,才難如登天啊。”

就像是考試,滿分150分的分值,140分的高分再往上,再漲5分都是很難的。

“你這次,幫了我大忙了!”

廖慶儀顯得非常高興,這次把趙培儒叫過來,本隻是為解決“門靜脈高壓”的,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你要真願意再留幾天的話,那我就不客氣了啊。”

“那我就任命你,擔任我第十二課題組的組長,專門負責雙鏡技術。”

他對身後的一名助理道:“去抽調一組的石衛萍,三組的陳彤運,四組的……”

“把這些人,都抽調到新的十二組。”

助理飛快的在紙上記著名字,可越聽,他心裡越是吃驚,這些人,都是每組的精英骨乾,一下子抽這麼多精英過去,看來廖院士,對這新成立的課題組很重視啊。

趙培儒在旁邊,心裡也有了笑意。

他這次來,本以為差點要空手而歸了。

他呆的這一天時間,可不隻是在確保“門靜脈高壓”的思路,更是在觀察其他小組的情況。

最終,讓他發現了機會。

如此一來,他既能把任務鏈中的“任務二“給完成了(任務的完成可以不按順序)。

同時,也能真正的幫上廖慶儀院士一次,和這位老院士建立起關係。

……

一下子抽調走了這麼多精英成員,廖慶儀大團隊裡的各組,都有些好奇。

廖院士這是要乾什麼?

各組都在議論紛紛。

“聽說,廖院士剛剛成了了一支新課題組,專門研究引入雙鏡技術。”

“雙鏡技術?”

第一課題組的鄭組長,想了片刻,便反應過來:“對啊,這麼好的優化技術,我們怎麼給忘了!”

“這能大大提升我們整個項目的評分啊!”

鄭組長高興道:“引入雙鏡技術,除了提高我們項目的質量和效果評分,還能節省我們其他課題組的一些複雜工作。”

7017k:,,.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