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團隊中,很多人看好雙鏡技術。
也有的人懷疑,這膽管領域的雙鏡技術,能否直接引入過來?
即便是引入過來,就真能保證優化課題嗎?即便是優化了,性價比高嗎?值得抽調付出這麼多精英人員嗎?
在期待和懷疑的雙重聲音中……
趙培儒作為新成立的第十二組課題組組長,將他的團隊成員召集起來。
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一群被抽調來的精英成員, 都好奇的打量著這位新晉組長。
低聲討論著這位到底是什麼人。
“能被廖院士直接任命為組長,估計不是一般人吧?”
“我打聽清楚了,他就是前段時間,拿下國家四個一批基金的那位江南省團隊的負責人。”
“原來是他!”
“是他呀?那就難怪了。”
眾人一聽到‘四個一批’的名號,頓時反應過來。
能把結腸領域,最罕見、最棘手的‘巨結腸’項目拿下來, 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巨大的實力。
“而且我聽說, 咱課題組的課題方向,不是雙鏡技術麼?這位趙院長曾經的一個成就, 就是在胰膽管領域把雙鏡技術發揚光大了。聽說,他手裡還有一種雙鏡改良術式呢。”
眾人聽的暗暗咋舌,廖院士這是把怎樣的一尊牛人給請過來了啊。這樣的人,放在外麵,都能獨立帶隊了。
一群人看向趙培儒的目光中,透露出尊敬之色。
趙培儒的手裡,實際上也有在座每個人的資料。這群人當中,當屬石衛萍、陳彤運,這兩人最為優秀。
趙培儒開門見山,直接道:“這次會議,我需要你們討論幾個議題。”
“一是區分出結腸腫瘤領域和膽管領域的不同,尤其是運用雙鏡技術所涉及的醫學醫理。”
“二是討論雙鏡技術如何運用,才能符合結腸等消化道食物流勢。”
“三是考慮雙鏡技術流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點要點,需要你們一一羅列出來……”
趙培儒把一條條把議題, 直接拋給眾人。
這相當於把模糊朦朧的方向,直接細化、具體化, 擺到眾人麵前了。
說完議題後, 趙培儒欽點了一個人:“我任命石衛萍、陳彤運兩位為副組長,我不在的時候,由她兩人主持會議。”
趙培儒說完,對石衛萍和陳彤運兩人道:“你倆先主持一下會議,我有點事要忙。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過來旁邊的小辦公室問我。”
石衛萍和陳彤運點點頭。
趙培儒來到旁邊的單人辦公室,點開桌上的電腦。
隨後,點開了windows自帶遊戲“蜘蛛卡牌”。
……
大辦公室中,石衛萍、陳彤運等人,還以為趙培儒隻是出去一會兒而已,很快就會回來。
結果,一整個上午過去了,趙培儒都沒有再出現。
不僅如此,到了下午,趙培儒依然還沒有出現。
穀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