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鎔也終於能儘一儘地主之誼,請趙培儒全家吃喝玩樂了幾天。
這幾天,趙培儒全然不管工作上的事,一心和家人遊樂。
隻是他也在算著日子……
“國際衛生醫療組織那件事情,應該也差不多了。”
……
最近幾個月,國際衛生醫療組織,組織了一次“國際醫療交流會”。
這個交流會,邀請了多國參與。
華夏自然也有交流團。
交流主題,是關於“胃癌全胃切除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探討”。
隻因在胃癌全胃切除後,消化道重建方式眾多,細細數來,大概有十幾種之多。
國際醫療組織這次的主題,是想借這次機會,為這個細分領域規範一下細則,訂立一些標準。
有了這套標準,以後全球的胃癌醫生們,便知道在全胃切除後,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消化道重建術式。
各國的交流代表團,為了參加這次國際醫療交流會,都各自在國內,先嘗試分析各種消化道重建方式,先做著“備戰”。
隻等最終,所有國家齊聚意國,交流“比拚”的時候,再拿出拿手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來。
京都,合協醫院。
科研大樓裡,王院士、柯院士兩人,負責帶隊,迎戰這次的多國交流會。
王院士工程院院士,也是國家胃瘤研究所的副所長,是趙培儒的另外一位院士級同事。
柯院士是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合協醫院的副院長,也是京都醫科大學的副校長,上次趙培儒去京都醫科大學做公開課演講時,也和這位柯院士交換過聯係方式。
此時,兩人正互相交底。
柯院士遞了杯茶,道:
“最近,各國的交流團,估計都在緊鑼密鼓的做準備。”
王院士也笑道:”是啊,都不想去了意國後丟人啊。這次的多國交流,是一次爭先的機會,是揚眉吐氣的機會,各國都會拿出最尖端的技術來。”
柯院士點點頭。
這就像是一場醫學界的“奧運會”,各國都在暗中較勁,摩拳擦掌。
哪家到時候能拔得頭籌,就如同是在奧運會上拿了金牌一樣。
所以各個國家的交流代表團,最近都是在牟足了勁的“鍛煉”,為之後的意國之行,做完全的準備。
柯院士道:“咱華夏的醫學技術,近幾年來是突飛猛進,在好幾個尖端領域,都已經取得了極其優秀的成績,已經站到了全球最頂尖的層次。但……“
“但因為正式發展時間短,底子薄,在大多數領域,還是有些差,還處於追趕的地步。”
醫學,尤其是外科醫學,西方國家已經發展了兩三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技術,那就猶如是無形的財富。占著先發優勢。華夏真正發展大力發展外科醫學,時間比起來,還是太短了。
柯院士道:“所以這次多國交流會,我們得長長臉,讓其他國家,看看我們華夏近些年來的長足進步。”
他看向王院士:“王院士,我們合協醫院,加上醫科大學的科研力量,加起來,也比不上你們國家胃瘤研究所,在這消化道重建對比上的技術。”
“在這方麵的尖端技術,還得看你們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