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醫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倒三角概念(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5255 字 11個月前

趙培儒開口道:“我打算從兩個方麵改進。”

眾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洗耳恭聽!

舒雲教授給旁邊的一個副主任使了個眼色,那人立即去關上了門。

眾人都知道,接下來是“項目提案”中最關鍵的部分了!

趙培儒:“第一個是吻合口改進。把肝靜脈橫行剪開後,沿腔靜脈縱軸向下修成大小對應的“倒三角形”。”

“這樣,把受體肝後段腔靜脈前壁,修剪成與供肝肝後下腔靜脈同等大小的“倒三角形”切口。”

“以方便受體和供體的吻合。”

眾人當中,水平稍高的,聽的陷入沉思。

水平稍差一些的,則聽的雲裡霧裡。

而舒雲教授,在趙培儒說第一句話時,腦子裡就對應出了相應步驟。

這背馱式肝移植,她太熟練了!立即就能明白,趙培儒這說的是“供體”和“受體”在轉移之前的最後一步。

“改進吻合口麼?”

“把供體和受體,都提前做成倒三角形的吻合口?”

舒雲腦海裡,靈光乍現!

仿佛漆黑的夜空裡,突然亮起一道閃電!

這不就是提前“統一口徑”嗎?

就像是房子裝修時,要接一個水龍頭。

通常而言,因為“每個人的個體有差異”,每個水龍頭接頭大小不同,形狀也不同。

在“對接”每一根水管和水龍頭時,就得臨時打磨,去琢磨各種辦法來防止“漏水”。

而趙培儒的這一步操作,就是提前把“水龍頭”和“水管“的口子,給修剪成統一的形狀、大小。

提前統一了口徑!

這樣,在正式移植肝臟,進行吻合工作時,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道理很簡單。

但把這個道理應用到人體上時,就沒那麼容易了。

人體要複雜得多!

人體中這種“對接口”非常多!腔體靜脈、肝動脈、膽道、空腸、總共得有幾十上百個需要“對接”的口!每一種都需要不同的“對接口”。

另外,修建成什麼形狀和大才能讓“對接”工作完成的更快,之前也沒人提出來過。也就是說,這沒一個對接步驟,都需要從頭開始,沒有可參考的文獻資料。

趙培儒這次,是在醫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倒三角”的概念。

“這種形狀更合適吻合對接麼?”

舒雲一邊想著,下意識的就來到了旁邊的“肝移植模擬設備”。

“小張,打開設備,把手術模擬過程,調到供體受體移植前的部分。”

她此刻腦海裡,想法很模糊,又抓不住!

隱隱約約覺得趙培儒說的這種形狀,非常科學!

但科學在哪裡,是否真的適用,她還沒能徹底搞清楚。

其他人更是一頭霧水,看到舒教授的動作後,眾人都連忙聚到這邊來。

“這設備真先進啊!”

眾人麵前的大屏幕上,顯示出了一台仿若真實的“肝移植手術”。

舒雲道:“這台設備裡,收錄了我做過的60台背馱式肝移植手術,以我的手術操作數據,建模了這個模擬實景。”

“我們這幾年,就是靠著這台設備,不斷模擬試錯,才把背馱式技術改進到現在這地步的。”

眾人羨慕的眼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