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跟蹤采訪已經超過半年,他們主要跟蹤的是孩子們走出福利院之後,獨自謀生的點點滴滴。孩子們性格不同,謀生的日子也各有不同。有的工作換來換去,總是找不對適合自己的崗位,有的不管什麼工作都能做,按照他們的話說:有事做有工資拿就行!
選擇自主創業的孩子們,也不是個個都一帆風順。有的看彆人做生意簡簡單單,感覺掙錢很容易。等到自己當老板做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即便是真的萬事開頭難,最難的開頭有人幫著弄好了。可是後麵還是有很多要自己親自操心、拿主意的事情。做不完的生意操不完的心,久而久之,就有些不耐煩,想要打退堂鼓。有的性子急,想象中,應該可以掙多少多少,現實是,小生意從來都是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哪有一下子就能賺個幾十萬幾百萬的?
有的儘管現實不如自己的想象也耐著性子堅持下去,有的盤算來盤算去,都覺得不如老老實實上班掙錢省心,容易存錢。就把店子返回福利院,安排其他申請人接手,自己轉而回到福利院,重新申請工作崗位。
就這樣,跟蹤的外媒們總結了兩點:第一點,劉家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提供給這些孩子住房和就業或創業的經濟條件。第二點,劉家當家人能夠把這些孩子真正的當作自己的責任,付出足夠的耐心,回應孩子們的各種請求也是儘可能的按照各人的能力和情況去滿足。從來不會高高在上的認為,孩子們就應該接受安排---給你什麼,你就該去做什麼。不想做就流放出去,自己到社會上拚去。
不過,孩子們的態度也是非常好的,外媒采訪的這些孩子,沒有哪一個會以為,福利院為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孩子進入社會之後,能夠看到彆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有些有父有母的孩子說起來還不如他們。雖然他們離開福利院就等於是流浪兒,但是福利院並沒有完全的把他們拋棄不管。給他們住處,雖然隻有三四十平米,但是有廚房有衛生間有陽台,再小,那也是屬於自己的小窩。工作方麵也能安排,他們想自己出去打拚也可以,不想自己打拚,福利院也給與解決。而有些人家的孩子,從學校出來,沒有獨立的住處,沒有現成的工作等著,什麼都是自己去尋摸。獨立性好、不懼交流的孩子還好,有些有社交障礙、依賴性強的孩子,進入社會之後,什麼都要獨立完成、獨自麵對的時候,這簡直就是在要他們的命。
福利院有很多國外的義工,他們也會教語言上有天賦的那些孩子比較冷僻的外國語。平常這些孩子沒什麼大用,*運的時候,這些孩子很踴躍的報名參加誌願者的考核。去了八十幾名,竟然通過了六十多名,劉家福利院再一次高調揚名。
外媒跟蹤采訪一年時間是外交方麵當初確定的,但是,有好幾個國家的記者都不想走,他們覺得z國有很多新聞爆點能夠在他們國內引起相當高的熱度話題。隻是,申請延期基本不可能,這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洽談。
外媒走了之後,再有國外義工想要過來反而不好申請了。草香沒去管這方麵的事情,隻是桃香老公提了一嘴。好像是說什麼現在再有外籍義工過來,不再隻單單以民間交流審核,還要考慮彆的什麼背景。福利院現在雖然人數很多,規模也很大,但是真的不缺老師和職工。其中很多還是*安部安插的精英,所以,草香和劉爸劉媽都沒有插手這件事。你申請過了關,我們就歡迎,申請不過關,那你肯定有或是這、或是那,出問題了。劉家自然不可能在這風頭浪尖的時候,去招惹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