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1 / 2)

《表妹且嬌且妖(穿書)》

晚來風徐/文

(029)

姚黃乖順的點頭, 說了聲“好”,又問:“阿娘最近怎麼總出門?”

姚夫人輕歎一聲,撫了撫姚黃的發頂。

姚黃順勢坐到腳榻上, 托著下巴,一副再乖巧不過的模樣, 說出來的話可一點兒都不天真:“阿娘可是為了我的事嗎?”

姚夫人手一頓, 麵露憂色, 問姚黃:“你都知道了?”沒等姚黃答, 她又歎了一聲,帶了苦惱的道:“還不是為了你?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

這話大有文章啊。

姚黃索性直接問:“我隻聽說了一些流言蜚語, 也不知道真假,不若阿娘都告訴我吧?”

姚夫人垂眸, 道:“是太子妃人選一事。”

姚黃好笑的道:“不拘是誰, 總和我沒關係?”

“是啊, 阿娘也是這麼想的,可誰知道……”

姚黃一凜, 道:“怎麼?”

姚夫人苦笑,一時竟不知道該怎麼和姚黃說。

天威難測?人心不古?謠言殺傷力強?

景成帝矚意趙妢做太子妃, 便令中書省起草詔令。

但皇帝的旨意詔令雖由中書省起草, 卻要由門下省審核政令。

趙侍中是門下省的最高長官, 消息自然靈通, 詔書尚未送達, 他已經聽說此事。一時賓客盈門,有道賀的,有試探的,也有同他商量對策的。

趙侍中最近一直“病”著, 可朝中之事,他仍舊十分靈敏。他最是個精刮的老狐狸,這事一出,也難免心思浮動,難以取舍。

趙家能出個太子妃,是好事,卻也不是好事。

好處自然是宗族榮耀,那可是求都求不來的。

可壞處麼,外戚不得乾政,他雖年老,但兒孫們的前程卻也不能不顧。

但話說回來,如果陛下當真有意令趙家成為後族,他這做臣子的還能不識抬舉不成?

可最玄妙的就是這點了,挑誰不好,居然挑中妢妢?

趙妢的爹是趙侍中最中意的兒子,不然趙妢也不能在眾姐妹中如此嬌寵。

但說實話,儘管那是自己的嫡親孫女,打小也是請了名師悉心教導,可趙侍中總不能昧著心思說趙妢有多優秀。

她倒的確聰明伶俐,可平日裡討好長輩,姐妹相爭尚能拔得頭籌,但到底心思還是淺了些。當日敗於姚黃就是典型的明證。

她也的確貌美如花,但世家大族不在乎這個,況且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美貌就更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趙妢的容貌遠遠不能論到傾國傾城,天下第一的地步。

才學也有,但遠不及魏家的魏紫焉。

至於琴棋書畫,那都是消譴娛情的玩意兒,隻能錦上添花。

所以,趙妢並不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因她一人,便令自己一生積蓄,甚至是祖宗多年經營毀於一旦,莫如犧牲了這個孫女的好。

可也不過是一念之間。

若是早在牡丹宴之前,便讓趙妢抱病,這個時候悄無聲息的處置也就罷了,偏偏她又失足落水,和太子有了肌膚之親。

這會兒她若有個三長兩短,難免要讓人百般猜疑。一旦被禦史抓到把柄,趙家才算徹底完蛋了呢。

因此當皇帝詔書送到門下省時,趙侍中便交給了侍郎和給事中們自行商議。他則推脫道:“事涉趙家,我理當回避,免得辜負皇恩。”

趙侍中在朝堂再有權威,卻也不是一人獨大,總有和他政見不合者。他消息靈通,其他人雖說知道的遲了些,可很快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服氣者不在少數。

有門路的,便紛紛向景成帝上書,言道“儲君大婚,國之要事,請陛下三思而後行”。就差直接說請景成帝再好好考慮考慮,另挑個人給太子做太子妃。

漸漸另有一種聲音,直言太傅掌珠魏氏女才貌雙絕,名動天下,正堪匹配太子。

更有人說,十五年前,曾有相士說京城祥雲籠罩,將有貴人出世。

果然沒多久,魏、趙、姚家便各得一女。且這三女均以牡丹為名,牡丹國色天香,豈不正應了未來皇後之讖?

橫豎太子是儲君,一妃二側妃是常例,不如索性將這三女同納,娥皇女英,共侍太子,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趙侍中和魏太傅同朝為官,平素並無夙怨,可事涉自家兒女,誰也免不了護短。

太子妃和太子側妃,一字之差,天壤之彆,能爭自然還是要爭的。

魏朝陽護妹心切,自然不允許彆人輕看妹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