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軌(2 / 2)

李存勖的想法比李九娘簡單多了。

官家不會讓我走的時候就把公主帶走吧?

不行,這太不嚴肅了,太沒有儀式感了!公主出嫁,怎麼能如此草率?太不成體統……嗯,不過既然官家一定要我勉強帶走公主,我也隻好服從聖旨啦,我可不能抗旨不遵,那是殺頭大罪呢。何況,不論是怎麼娶回家的,李九娘都是原裝包換的正牌公主啊……呸呸,我隻要九娘,其她公主肯定都很醜,起碼不會比九娘美麗。

昭宗的國字臉還是那麼威嚴:

“張公公,宣旨意吧。”

張承業連忙上前宣讀了聖旨:李克用果然被封為一字王,晉王。

李克用滿臉笑容連忙跪拜:

“聖人天恩浩蕩,臣李克用謝主隆恩!聖人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有生之日,必將鞠躬儘瘁,效忠聖人!”

昭宗親自走下禦座,將李克用拉起身來。

昭宗:“晉王此話,朕記住了,卿也不可食言。今後秦王、梁王若有不軌,李卿斷不可隔岸觀火。”

昭宗這句話其實是深思熟慮的。三足鼎立,就一定要他們分立,沒有矛盾,那就創造矛盾也要他們分成三足,朕才可以居中擘畫,運籌帷幄。所以他直接點明,“不軌”的將是秦王和梁王,而不是籠統說“藩鎮若有不軌”。

李克用的回答倒是令昭宗滿意的:

“臣斷斷不敢,若是口不應心,自有蒼天在上,必叫臣萬箭穿心而亡。”

其實李克用並沒去猜度皇上為什麼直言秦梁兩家,而是在尋思自己居然被封為晉王這件怪事:九公主一開始請他救駕時,就說過會讓官家封他做一字王,但他並未多想。現在看來,這九公主果然能量極大,或者說,官家對九公主的寵愛,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想象。想到這裡,他不由用獨眼又去打量了一下九公主,見她從容大方,卻又美麗端莊,不禁心中想道:聽說勖兒想做駙馬,如果此事成功的話,那麼我也可以靠著兒媳婦的力量,對官家施加影響了。

還有,朱全忠為何能坐收其成?

“官家,臣有不解,就是吳興郡王在救駕之事上,並無尺寸之功,為何也能進封梁王?”

昭宗停住腳步,看看李克用,心裡明白:李克用是在問為什麼一人立功,大家吃肉?但自己的分而治之策略,也不能說出來啊。於是從容說道:

“最近長安坊市之間,都在流傳童謠,盛讚朱全忠救駕之功。童謠有讖緯之效,李卿不可不知。”

李存勖當然要幫新爹說話:

“聖人,這童謠其實乃是朱郡王自家編造的。其實他編造的過程,九公主亦知。”

昭宗一愣:童謠是朱全忠編的?他立刻把目光投向女兒。李九娘見父皇看著自己,也就微笑說道:

“當時女兒隻是覺得朱郡王編個童謠,不過是好大喜功,卻沒料到他這童謠,居然為他爭來一字王!”

李九娘走到昭宗身邊,繼續說道:“父皇,女兒倒是覺得,朱郡王用意深險,煽惑軍心民意,甚至收買朝廷重臣。父皇說秦王、梁王或有不軌,真是深謀遠慮。”

聽女兒這麼說,昭宗也算是知道了童謠真相,但事已至此,隻能將錯就錯了。何況自己的分而治之策略,才是治理藩鎮的國策,現在這個三足鼎立局麵剛剛形成,絕不能改變。

“九兒你可想過,一家之言,如何能成千萬人之言?所言未免孟浪。即使這童謠來自吳興郡王,但閭裡傳唱,足見也是民心。朕聖人之器,豈能違拗民意?故此,也將吳興郡王,改封梁王。”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