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弩箭(2 / 2)

朱全忠邊想邊說:

“廳子都,選材要嚴格,必須都是良家子,家有餘財,本人驍勇善戰,方才可選入。全都最多一千人,一律裝備大弩箭。這種弩箭,將作監的左校署才有,孤親眼看過,一共有兩具,引發之後,可帶動十二具小弩!哈哈,興緒你想,這就是弩雨啊!弩雨!憑他沙陀戰馬如何無敵,卻要看他如何抵擋弩箭!哼,那弩箭,可是連馬肚子都能射穿的!”

李振這才明白,大王是要根除晉國馬軍!想到弩箭如雨一般連人帶馬一齊射穿,李振就有些不寒而栗。看起來,大王是下決心要破除晉國的騎兵優勢了。他自己是個文人,並不精通軍旅,但他有他的優勢:

“大王,臣也聽說,晉軍的那個李存孝,是一員悍將。”

朱全忠看了李振一眼,沒有說話。說李存孝是悍將,有些低估他了,他是手撕悍將的天下第一勇將!可是讓他去讚美敵人,朱全忠沒有這種愛好,乾脆懶得開口。

李振繼續說道:“臣覺得,要打敗獨眼賊,破除他的騎兵優勢當然重要,但如果能再把他的悍將也除掉,讓他沒兵沒將,成了個沒牙老虎,豈不更好?”

朱全忠有興趣了。李振不會亂說話,想必有了計策:

“興緒說說看。”

李振笑了笑:“臣倒是有條反間計。”

朱全忠沒吭聲,聽李振繼續說。

李振趕緊說話,彆讓大王覺得自己在賣關子,那就糟了:

“如今官家既然同意設立元帥府,大王何不再上一疏,請官家封李存孝為昭義軍節帥?”

朱全忠的眼睛轉了起來,他明白了:

“興緒是說,讓李存孝實力壯大,然後沙陀就成了兩虎相爭之勢,是吧?”

李振連忙回答:“臣雖然有此構想,終究不算明白,大王一語點破,臣才反應過來,對,就是讓他們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那時候,河東衰敗,豈非天下幸事?”

朱全忠並不關心什麼天下幸事,不過河東衰微,當然是梁王幸事。他靜下心來仔細琢磨著,在河東重新培養一頭老虎,是利是弊?

“可是興緒,若那李存孝做了節帥,還是對獨眼賊死忠愚忠,又當如何?”

李振倒是胸有成竹:“大王,打敗男人三件寶,權勢、錢財和女人。臣擔保,隻要李存孝做了一方諸侯,河東必將開始內亂。”

朱全忠笑了起來:“你這個三件寶,哪裡聽來的?”

李振有些心虛:“臣平日裡除了看些經史子集,也胡亂讀些晉人的筆記,裡頭有這些言語。”

朱全忠沒有追問下去,又開始琢磨李振這條計策。不錯,這條計策,官家肯定會接受,他一直盤算梁晉秦三家鼎立,如果讓晉國實力壯大,他是樂見其成的。李克用呢?獨眼賊聽說自己的義子掌握昭義軍,沙陀的勢力跨過了太行山,肯定也喜歡。那麼李存孝呢?就更不用說了。

隻是,這反間計完全建立在人性的弱點上,靠得住嗎?

不行。不能隻是想著李存孝實力強大了就會反叛,那樣未免過於武斷。自己還要拉他一把:

“給官家上奏,倒是不難。用一個藩鎮做誘餌,若能使河東分裂,也不算過分。不過,這計策等不得。”

朱全忠的眼光掃到李振身上,李振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朱全忠的話斬釘截鐵。

“不能等,不能等到李存孝習慣了做李克用的藩鎮!”

李振馬上發現了自己計策中最大的一個漏洞:等著李克用父子自動翻臉。而大王卻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反間計的最大缺陷。李振還沒想到怎麼彌補缺陷,大王想到了。

“孤這道奏章,一是請兼護國軍節度使,二是調通美為天平軍節度使,三是保李存孝為昭義軍節度使。這麼多人事任命,就不顯得李存孝當節帥有多麼突兀。”

李振佩服大王想的周全,也知道大王話還沒說完:

“天平軍緊鄰昭義軍。所以讓葛通美暗通款曲,說服李存孝來降!”

這才是大王的點睛之筆!不是等待他們父子反目,而是主動拉攏李存孝!李振馬上明白了。

“大王高明。李存孝來降,那麼自然事情就解決了。若他不肯來降,卻也是與李克用產生了裂隙,可以加快他們父子反目。”

朱全忠搖搖頭。

“孤剛才就說過,等不得!他若不肯降,就讓葛通美起兵乾他!”

李振有些猶豫:“可是李存孝乃是天下第一勇將,葛通美恐怕……”

朱全忠一擺手:“當年上源驛,那個什麼天下第一名槍,史敬存,是吧?不也死在王子明槍下了嗎?彆聽什麼天下第一第二的,你和德坤兩個,趕緊把廳子都給我建立起來!隨他天下第幾,隻看他受不受得住那大弩箭!”

李振恍然大悟:大王的意思很明白,不論史敬存的武藝,還是李存孝的神力,在威力驚人的大弩箭麵前,統統不值一提。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