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酒醉的遷都(1 / 2)

去華州的危險,遠遠超過李克用等所有人的想象。

而此時的昭宗皇帝,也根本不是李九娘想象中的獨斷乾綱、萬民之上的聖人。

枯守在韓建劃撥給皇上的所謂“行宮”裡,他的行為舉止讓人大為驚詫。

堂堂大唐皇帝,居然在以淚洗麵!

前些日子,同華節度使韓建上奏,說覃王李嗣周等陰謀作亂,臣先行處置,將十一個親王一起逮捕,之後誅殺在石堤穀。臣未得聖旨,先斬後奏,罪該萬死。

昭宗覽奏後,就完全呆住了。

這一群年輕的親王,大唐皇室的未來,前些日子還與朕一起慷慨激昂,怎麼現在就陰陽兩隔了?

不是已經讓鄭綮給他們下旨了嗎?

緊急召見了鄭綮。

鄭綮回奏,的確是當麵宣讀了聖旨,可是後來,同華節度使的軍隊禁止宗室離開,隨後在韓建親自帶領下,將親王們儘數逮捕起來,押送石堤穀殺害。

就是自己,當時也被韓建手下捉住。韓建陰森森地說了一句話。

“鄭相等人,反跡尚未查清,且放了他。”

鄭綮向昭宗說了這些情況,君臣兩人都明白了。

隻要朱全忠想殺誰,誰就是“謀反”,而且“反跡確鑿”,所以“臣先斬後奏,罪該萬死”。

誰是忠臣,誰是真正的反賊,三歲小兒可知。

但是一國天子卻無可奈何,隻能讓鄭綮先返回下處。

自從攻打晉國失敗,十萬禁軍覆滅以後,聖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與梁王叫板的資格。之後也想過重建殿後四軍,但剛剛起步,新任命的都統李筠就慘遭暗殺,連家眷都被罰入青樓為妓。這件刺殺案的嚴重後果,就是文武百官對梁王言行,一概都噤若寒蟬。

李筠太慘了。

誰都不想成為第二個李筠。

意識到處境危險的官家,馬上決定依附李克用。可是卻被韓建一番涕淚俱下的勸諫,竟然在華州駐蹕!

昭宗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成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自己當時是什麼念頭?看著圓臉上滿是忠厚表情的這麼個大漢,竟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苦苦勸諫自己切勿北上,自己竟然相信了他!

當然,也不僅僅是被韓建的鼻涕打動。從內心來講,韓建是自己招撫的人,從三帥犯闕的犯罪陣營裡招撫過來的,為了證明自己聖心博大,證明自己識人精準,他還給了韓建一個“京畿都指揮使”的職位,把京畿的治安權限交付給韓建。

為什麼?

就是想說明,聖天子用人不疑!

現在到了韓建的地盤上,怎麼能懷疑韓建的忠誠?

但是現在,就是這個韓建,一舉殺死了十一個親王!

殺光了皇族,哪裡還有鑾駕車仗?

散駕了!

散駕的意思,就是江山易姓!

憤怒讓昭宗失去了理智。是的,你殺了朕的侄兒們,朕要你的腦袋!

昭宗在早朝時,向文武兩班咆哮著,下令立刻捉拿凶犯韓建。

但是,誰敢?

韓建的背後,可是朱全忠!

聖旨,口諭,通通無效。

文武官員們,現在都隻能明哲保身,苟延殘喘。

昭宗無奈慨歎,他隻有像老母雞那樣展開翅膀,將自己親生的九個皇子,包括太子李裕在內,統統關進了自己所在的“行宮”,與自己共同生活。

與朕同在,看誰還敢來殺人?

這一來,的確沒有人再來殺這幾個皇子,這幾個昭宗親生的皇子幸存了下來。

德王李裕等人,在這種驚險的形勢下,也的確非常老實。

不老實怎麼辦?韓建那廝,真敢殺宗室藩王啊!

不知道李九娘看到這一幕如何想?她還以為皇帝所在的華州,是什麼王法森嚴的地方。哪不知,就連她那些堂兄堂弟,都因為不在天子身旁,就慘遭殺害!

如果說,昭宗還能保護誰,那也就是他目力所及的範圍了。有人形容政令低下叫“令不出城門”,此刻的昭宗皇帝,卻是“令不出目力所及”。

但是連獨自垂淚悲傷也做不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