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殿上,針對契丹侵吞太行山後的三州,周德威的語調不疾不徐。
“臣第一個計較,是疑惑大王,既然手握王牌,何不打出來,讓阿保機不戰而退?”
王牌?
明白了,周德威把公主“物化”成一張牌了。
“寡人明白了,阿保機的愛女之情,人所皆知。如果讓公主出麵斡旋,讓阿保機交還這三個州,是有可能的,對吧?”
周德威微微一笑。
“大王明見。”
李存勖思考著。畢竟父女情隻是家庭感情,真能讓阿保機交出三個州?雖然當年禦河談判,阿保機曾經為了女兒放棄索要賠款,但是那筆賠款,他本來就拿不到。
而現在這三個州,可是實實在在被契丹吃到肚子裡的東西了。
拿不到的東西,做個順水人情,乾脆不要,還可以理解。吃下去的東西,還要吐出來,這個難度比較大。
或者說,基本不可能。
“第二個計較呢?”
大王雖然沒有否定自己的第一個計較,但很明顯,大王覺得行不通。好吧,周德威端上第二道菜。
“臣第二個計較,是可否與阿保機做個交易?他占了我們山後的三州,那麼請他出兵協助我們攻占幽州。如果落實下來,晉國雖然丟了媯州等三州,卻取得了幽州等七州。用三州換七個州,用苦寒之地換肥沃之土,臣覺得似乎可行。”
什麼叫“似乎可行”?這便宜,當然賺大了!
張承業插嘴了。
“大王,老奴有句話,是否可說?”
知道張公公肯定要反對,但人家既然是監軍,你不能捂著他的嘴巴,不準他議政吧?
“張公公有何高見,儘管說來。”
“老奴以為,契丹乃蠻夷之輩,虎狼之師,不可會盟。老奴聽說程秉義臨死之時,曾高呼‘與契丹為盟者,以程某為戒’!況且即使契丹同意會盟,虜兵南下,燒殺搶掠不言而喻。那時候我大唐百姓,豈非又要罹患兵燹!故此周將軍的這個計較,老奴不以為然。”
李存勖也覺得,張承業雖然死腦筋,但說的不無道理。與契丹結盟討伐劉守光,把漢族的內戰變成引外兵入寇,很有點漢奸的感覺。
當然,純軍事角度,契丹從北麵,晉軍從西麵,兩把大鉗子夾過來,幽州估計很難抵擋。
隻是,周德威第二個計較,未免太實用主義,太過於功利了。
學著父王當年的派頭,看看周德威。
“鎮遠還剩一個計較,一並說來。”
周德威知道第二個計較,大王恐怕也有想法。好吧,咱是上菜的,第三道菜,來嘍。
“大王前番曾有旨意,說準備設立榷場,以商戰取代兵戰。臣覺得,大王深謀遠慮,實乃兩國百姓福祉。故此臣第三個計較,就是通知契丹,兩國邊境設立榷場,從此不再開戰。”
張承業有些疑惑,看著周德威。
“那麼周將軍,那三個州呢?是否還奪取回來?”
周德威看著張承業,隻有苦笑。
我的三個計較,哪一個說了要大舉進軍三州,與契丹血戰,然後收複失地?
現在大王馬上要納契丹公主為妃子,周某怎會建議兩國開戰?
所以三個計較,除了第一個計較請契丹公主緩頰,試試用父女之情打動阿保機撤兵。另外兩個計較,其實都是承認了契丹吞並三州的現實。
聽完了老智囊的意見,問一下新智囊。
“安時,鎮遠的三個計較,你如何看來?”
讓郭崇韜點評周鎮遠的計較,實在有些為難人。從人際關係看,周鎮遠可是大王留下來的老臣,智謀百出,久經考驗。郭崇韜雖然以前有堅守陰地關的戰績,此次又保住蔚州,擊破梁軍氏叔琮等,但也還輪不到他對周德威品頭論足。
大王不管這些。
他隻想知道,郭安時怎麼看?
郭崇韜當然知道合理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