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如椽大筆(2 / 2)

看見大王親自來訪,司空圖等人當然是竭儘全力招待,但是李存勖可不在乎接待規格。

他在乎的是司空圖的那支筆。

“表聖公,彆來無恙啊。”

賓主客套兩句,李存勖就開門見山了。

“今日寡人來尋表聖公,可是有求於表聖公的如椽大筆啊。”

司空圖一聽要用到自己寫文章,頓時眉開眼笑。

“若能為興複大唐有所貢獻,某豈敢推諉。不知大王,要寫什麼文章?”

李存勖看了一眼旁邊的盧汝弼,心中有了一個想法。司空圖雖然是大家,但是年紀大了,恐怕氣勢不足,文氣衰落。倒不如讓這個盧汝弼來寫。

“嗯,並不敢勞動表聖公親自動筆,寡人之意,卻是想讓盧汝弼來寫。”

說著就將這個大同盟成立之事,和盤托出。

司空圖師生二人聽說薛王駕臨太原,真是喜極而泣,畢竟期盼多年的大唐複國夢,好像就在眼前了。司空圖是躍躍欲試,真是想自己動筆,可是晉王卻屬意自己的學生,心下頗是心癢難搔。

“大王之意,敢莫是以為老朽年邁,文氣不足?”

被大詩人這麼當麵揭破自己的小心思,李存勖也不禁老臉一紅。

察言觀色,司空圖料到自己猜測的不錯,當即豪邁一笑。

“大王儘管放心!衰朽殘年,能為大唐再做一事,老朽死而無憾!”

馬上讓盧汝弼取了紙筆來,竟然立刻揮毫潑墨,揮揮灑灑就是一篇文章,頗為自豪地向大王展示。

“大王請看。”

李存勖連忙湊過去仔細看了看,文告名字《告偽梁軍民書》幾個大字,尤其大氣磅礴,頗有氣吞山河之勢。隻說這個題目的書法,就可見老先生果然文氣不衰。

仔細讀了下來,文章竟然不是陳詞濫調,什麼“受命於天”、“代天行事”之類,而是彆開生麵引用了唐玄宗《過晉陽宮》的詩句:“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餘”!真是絕妙構思啊!用先皇唐玄宗讚美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唐太宗的詩句,恰好描寫的又是來自太原的山川形勝,即從東北方向(龍頭)向西南方(龍尾)蜿蜒而去的一條巨龍,山下的“列石口”恰如龍眼。這般起筆,正有隱喻薛王承繼列祖列宗,重興大唐之意。接下來,文章緬懷先聖高祖、太宗皇帝在太原誓師,拉開大唐帝國威武雄壯的序幕這一創業偉績,映襯今日大同盟矢誌繼承祖業,掃平魑魅魍魎,重現大唐榮光的使命,號召被朱賊愚弄欺騙的中原軍民,反戈一擊,立功受獎,為大唐複興儘責儘力。

讀完這篇並不算長的檄文,連李存勖本人都覺得熱血沸騰,頓有拔刀出鞘、誅殺群醜的強烈欲望。一疊連聲讚譽。

“哎呀,如此雄文,司空先生居然一揮而就,真不愧文學泰鬥,寡人欽佩無儘啊!”

司空圖連忙攔住要行禮的大王。

君臣之道嘛,他當然懂得。

“大王雄風激烈,必定掃平醜類,可歎老朽無力殺賊,但為一刀筆吏,作一檄文,以壯軍威,以明大義,老朽義不能辭啊,義不能辭。”

“哈哈,表聖公高義,那這篇雄文,寡人就愧領了。但是表聖公放心,寡人決不負先生所托,定然痛殺梁賊,早日恢複我神州朗朗乾坤!”

司空圖心裡打了個噔。恢複的,不該是大唐嗎?怎麼泛稱為神州?但轉念一想,現在大家同舟共濟,自己又何必咬文嚼字?

“大唐軍民,都盼望晉王,早日實現宏願,國家社稷之福也!”

告彆了大文豪,回到王府,馬上下令將司空圖的檄文謄寫數百份。

看著書吏們忙忙碌碌,李存勖卻想著,應該把印刷術搞起來吧。這麼謄寫,真是費時費力還不免會有舛錯。

王後、薛王和張承業等人也都拜讀了這篇檄文,個個搖頭歎息良久。

王後感慨道:“也真是隻有表聖公這種大才,方能寫成如此雄文啊。”

李知柔更多的還是追憶。

“開篇提到了玄宗皇爺爺,那是意指後來的開元盛世啊。唉,那時候我大唐,萬國衣冠拜冕旒,何其偉大。”

王後趕緊說:“六王兄,就不想重現開元盛世嗎?”

李知柔笑了笑:“九兒!我還是如此稱呼你吧。”

王後歎了口氣:“如今世上,也隻有你如此稱呼我了。”

李知柔點點頭。

“開元盛世,必將重現。可是,不是我們這個李家,而是另一個李家了。”

王後疑惑地看看薛王。

薛王淡定說出四個字:“河東李家。”

幾天後,大同盟在南教場正式成立,薛王李知柔當眾宣讀了《告偽梁軍民書》,果然群情沸騰,士氣大振。之後,晉王自領十五萬大軍,打著“順天應人大同盟”、“晉”“李”的大纛,還加上了“複仇”、“雪恥”的白旗子,既有元行欽的契丹直,也有李從珂的犬軍,轟轟烈烈,殺奔幽州而去!

看見晉軍聲勢浩大,成德軍和義武軍,也分彆出兵兩萬,加入了“順天應人大同盟”的行列。

前軍稟告,已經進入了幽州地界!

李存勖微微一笑。

多年前,我就來過幽州,還被那廝捉起來。現在,該我來捉他了。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