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那個四弟朱友貞,現在態度不明。
考慮之下,隻好以治喪為名,暫停早朝。
很快,參加政變,還給朱晃一劍的馮廷諤就來了。
帶來了博王的確切消息。
博王已經在汴梁起兵,蠱惑人心,說是楚王弑君,而汴梁的宣武鎮老兵最多,他們對朱晃的感情,非常深厚。於是,在博王率領下,集結了兩萬大軍,殺奔洛陽而來。
雖然隻有兩萬人,但是因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力很強。
朱友珪笑了。
“廷諤,敵人身經百戰就很厲害嗎?那麼你手下的禁軍,不也是身經百戰嘛。”
馮廷諤連忙答應。
“陛下明鑒,雖然柏鄉之戰,因為博王指揮失誤,致使龍驤軍、拱宸軍幾乎全軍覆滅,但是神威軍大部分都撤了回來。加上原有的虎賁軍、護駕軍、神勇軍,京城的禁軍,總計不下五六萬人,如果守城,必可保無恙。”
朱友珪搖搖頭。
“廷諤,既然官軍兵力處於優勢,為何要死守京城?戰事綿延,必將禍及百姓啊。所以,讓通美與你,共同領兵,討伐叛軍,擒殺博王!”
皇上有旨,連葛從周也隻好聽命。於是禁軍與宣武軍,這兩支朱晃生前最信賴的兩支精兵,就在洛陽城下廝殺起來。
不管誰勝誰敗,估計朱晃的棺材板都會壓不住。
孫鶴來到洛陽的時候,戰事已經接近尾聲。畢竟禁軍兵力處於優勢地位,宣武軍開始處於下風。
朱友珪親自來到前線犒賞禁軍,於是禁軍聲勢更壯,向宣武軍發動了最後的強攻。
孫鶴事後得知,反叛的博王夫婦,雙雙投水而死,卻仍然被新皇帝處於鞭屍之刑。
孫鶴聽後連連搖頭,但並不敢慨歎。現在非議新皇帝,那可是送人頭的動作。
打掉了二郎博王,朱友珪信心爆棚,終於升殿,宣讀先帝遺詔,但是羅隱仍然堅持要檢驗遺詔的真偽。這一次,朱友珪不再慣著他了。
推出斬首!
李振連忙代為求情:“陛下,昭諫先生一向狂放,但先帝一直容之,足見先帝愛才之意。如今陛下初登大寶,何不寬恕他一回?”
朱友珪的回答是冷冰冰的。
“李振!莫非你也要懷疑傳位詔書?”
李振一愣。先帝也沒有如此指名道姓叫我啊?而且,傳位詔書的真偽,與我何乾?它就算是假的,能傳位於李某?
冷冷一笑,返回班位。
眼看羅隱,一代大詩人就此喪命,李振其實還是心中不忍。根據新皇帝敢鞭屍的德行,李振連忙讓校尉劉棟前往羅隱府上,通知羅隱的遺孀榮散散,趕緊逃命吧。
葉娘溫既然與榮散散相熟悉,那就讓葉娘溫送她們出城吧。
逃出洛陽的榮散散,極目天地,隻感覺天地之大,卻無一個容身之處。
葉娘溫歎了口氣。
“夫人,昭諫先生既然與晉王是忘年之交,你何不前往太原投奔晉王?”
看著榮散散主仆慌忙北上,葉娘溫緩緩搖頭。
有時候,忘掉一個人,特彆是忘掉一個仇人,真的很難、很難。
新皇帝朱友珪本來是想誅殺羅隱滿門的,但是還沒來得及下旨,就被一封急報打斷了。
四弟朱友貞,據華州反了!
支持海釣綠碼的讀者大大,請移步番茄小說網閱讀正版。也可到bilibili欣賞海釣綠碼的同名趣味影音小說。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