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一早就乘坐步輦來到了太廟。
其實按禮儀或者按大唐的藩鎮規格來說,都應該稱之為祖廟的。
連大王自己也不知何時就把它稱作太廟了。
下了步輦,兩個張公公,張承業和張居翰,一左一右陪侍著,跟著大王一眼看去,首先看見的又是租庸使王正言那高大有些佝僂的身子,旁邊是中門使孟知祥、樞密使郭崇韜還有司徒李存璋。
然後是坐席,除了義武軍王處直和成德軍王鎔,各藩鎮的使者也來了不少。
注意看了一下,吳越國來的,是世子錢元瓘。
與兩位大王,還有各位使者寒暄著,居然看見了蜀國的宰相,韋莊韋端己,頓時有老友見麵的親熱感,上前差點擁抱起來。
韋莊的情緒並不好,剛才還與秦國的世子李繼儼唇槍舌劍,現在晉王過來了,兩人不好繼續爭執,卻仍然怒目相對。
李存勖看看這兩個憤怒的男人,淡淡一笑。
伸開雙手,分彆拉著兩人。
“端己先生,多年不見,看起來越發清健啊。”
不等韋莊回答,又轉向李繼儼。
“繼儼到了太原,就該放寬心情,該吃就吃,該玩就玩,求個輕鬆愉快嘛,是吧?”
韋莊和李繼儼在大王麵前,自然不能爭執,隻好都擠出個笑臉來。
看見李知柔了。
李知柔的排場不小,兩麵旗幟,一麵寫著“順天應人大同盟”,一麵寫著“薛王”,自己端坐在黃緞子鋪設的龍須上,滿臉莊嚴。
後頭還有一乘小轎,裡麵肯定是王妃榮氏了。
李存勖心中好笑,但這都是商量好的,今天可是要這位盟主好生配合。如果自己是男一號,那麼這位知柔兄,就是一號男配了。
連忙也裝出正式模樣。
“盟主光臨,本王甚是榮幸。”
李知柔笑了笑。
“晉王歸還令箭的大典,小王怎敢輕忽。”
在這種正式場合,李知柔也不再稱臣。
兩人心照不宣。
見過了北平王王處直和趙王王鎔,看見了契丹使者耶律蘇。
耶律蘇掌管著榷貨務的契丹事務,與晉國君臣來往很多,不知道是否已經拉攏過來了,還要回頭問一下張居翰。
客套兩句,就輪到自己人了。
首先是娘親的坐席。
馬上麵對曹太妃跪下行大禮。
曹玉娥激動的眼淚都下來了。
“王兒快快起來,你這麼能乾,竟然真的把燕國給平了,唉,你父王在天之靈,還不定怎麼高興呢。”
李存勖起身以後,笑嘻嘻地說道:“那是自然,王兒已經帶了美酒,待會兒先給父王上香上文告,然後會請父王痛飲美酒的。”
王後李九娘與東君真如月,兩人並肩站在曹太妃身後,並沒有專門的坐席。
她們之後,還站著潞妃侯都都、淑妃王玉嫻、德妃葉娘溫。
嗯,兩後三妃,女人們都來齊了。
然後檢閱自己的精兵強將。
李嗣源和李從珂,現在的幽州節度使和義昌軍節度使。
然後是史建瑭,登元軍節度使。
旁邊有二太保李嗣昭,昭義軍節度使,老將。
雲州節度使,張敬達,搶馬的能手。
振武軍節度使丁會都來了。
趕緊問一句:“道隱也來了。那麼振武軍,是康福在管理嗎?”
西北的黨項,總是心頭一大隱患。
丁會笑了,他也知道大王心頭的擔心,用手指了指四太保李存信。
“大王,您這用商止戰的法子,的確靈妙不過。四太保在西北設立榷場以後,黨項與咱們的衝突,基本歸零了啊。現在雖然是康福在振武軍駐守,但是也隻是例行公務,大王不必多慮。”
李存勖聞言大喜,真的放下了一顆心,拍拍丁會肩膀。
“還是多虧道隱兄啊,此番回到太原,該當讓你安度晚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