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安重誨稟告說已經想好了歸還令箭的儀式,皇上也很重視,特意批準安重誨進入鑾駕,君臣兩人坐在馬車上,仔細商量這個慶典。
安重誨的建議,是依照大唐舊製,來年元正,請皇上重新舉行大朝會,在正殿召見文武百官、接見各藩國來賓。
李存勖馬上明白了。這次大朝會,就是新唐要在全國行使統治權的一個象征。所以,各個藩鎮以及新唐自己的各個節度使,都要來參加大朝會。
但是,朱瑱的首級,到大朝會的時候,會不會腐爛的無法辨認了?如果沒有這顆首級,歸還令箭的時候,先皇的英靈是否認可令箭歸還?
“重誨啊,當初歸還伐燕的令箭,倒是乾脆的很。朕想了想,可能那劉家父子的首級,都是新砍下來的。現在朱瑱的首級,已經擱了好幾日了,再擺下去,隻恐先皇不喜。”
現在的李存勖,完全是一副古代思維,迷信觀念嚴重得很,已經沒有半點科學意識了。
安重誨苦笑一下。
“聖人,臣是覺得,天下為大。聖人如果統一全國,先皇不是更喜歡嗎?所以這個首級,隻好用石灰、海鹽先醃製起來,等到大朝會的時候,再取出使用。”
沉默了一陣,皇上也隻好同意了。
“等我們回到魏州,這顆首級,就交給你做防腐處理吧。”
安重誨笑了笑:“聖人放心,現在已經入秋,到了冬天以後,這首級腐爛的更慢了。”
李存勖搖搖頭:“唉,這朱瑱,當年在長安的時候,還經常來看朕演戲呢。沒想到竟然成了朱梁的皇帝,還妄想對抗官軍!結果呢?”
皇上沒有繼續說話,如果他知道朱瑱其實很想把他抓來獻舞,不知他如何發怒?
安重誨笑了起來。
“聖人恐怕沒想過吧,居然有一天會為保存梁賊的首級而操心。”
李存勖沒理會這個問題,而是換了一個思路。
“重誨,這個大朝會,各藩國來或不來,姑且先不論,但是,朕要先把它準備的儘善儘美。也就是說,把梁賊宮中的寶物,統統搬過來,這樣的話,各藩國為了一睹寶物,恐怕更願意前來。”
安重誨心裡有些不以為然。
“聖人下旨,各藩國隻該積極前來,以示效忠之意;滯後遲延者,便會成為朝廷下一個削藩目標。所以臣覺得,何須用寶物吸引他們?”
李存勖搖搖頭。
“不然,不然,如今天下藩國實在過多,還有遼國、回鶻、吐蕃等外夷在虎視眈眈,所以,若能示之以國家富強,使各藩國自然臣服,又何必多動乾戈?你要記住,非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欲發動戰爭的。”
安重誨這才猛然想起皇上的“和平收土”原則,頓時慚愧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還是皇上深謀遠慮,現在就想到積累實力。聽皇上的口氣,好像還有對外用兵的意思。
問一問皇上。
“聖人之意,莫非已有歸還第三支令箭之意?”
李存勖心裡讚賞這個安重誨,果然舉一反三,馬上領會到自己的用意。
的確,如果主動用兵,李存勖隻想對外發動戰爭。
內戰,不算本事。
打來打去,把華夏打的亂七八糟,百姓們更是流離失所,餓殍遍野,他可是有過切身體會的。所以那次馮道主張息兵革,致太平。雖然與大勢相逆,李存勖也沒有大發雷霆。
“重誨,你也是深得朕心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句話,你自可慢慢體會。”
說完笑著打量安重誨。
馬上笑不起來了。
這個新智囊的長相,實在無法讓人笑著看他。
幸虧朕自製力還不錯,沒有當麵吐出來。話說他耶娘,是怎生造出這麼醜的一個郎君來的?